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三)生态养殖模式
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较原始的养殖方式,主要表现如下特点:自然纯苗或低密度养殖;鱼、虾、蟹、贝混养,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多样性丰富,不清塘;不投饵或少投饵。生态养殖模式由于养殖对虾密度低不具备WSBV暴发流行的条件,又有多种拥有一定数量鱼类发挥抑制WSBV的作用,因此,生态式的养殖模式不易暴发WSBV病。同时又因在养殖过程中不投饵或少投饵,养殖水体环境较好,细菌病也较少发生。
生态养殖模式占用养殖面积较大,养殖密度低,养殖效益差,资源浪费较大,不宜推广。
(四)淡水添加养殖模式
淡水添加养殖模式简称淡化养殖模式。淡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池结构与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的养殖地相同,是利用斑节对虾广盐性的特点,在传统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比较成熟的操作方法是养虾池经过毒塘和清淤后,进海水消毒肥水后投苗,放苗30天内不换水,30天以后逐渐添加淡水,至养成上市时海水盐度一般为3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进海水,由此可见,淡化养殖模式首先要有淡水资源,目前多采用打井采地下水的方式获取淡水。淡化养殖模式主要表现如下特点:①养殖水体盐度较低,在第一次进海水经消毒处理后不再进海水,海水中的病原不能传播到虾池中,因而WSBV等在通过海水进入养虾池的传染途径被切断;②另一方面,养殖对虾的另一类主要疾病弧菌病不能通过海水传入养虾池,况且在低盐度的条件下养殖对虾也不易患弧菌病。因而淡化养殖模式在防病方面有一定作用;③对虾生长快,淡化养殖模式营养丰富,易产生对虾饵料生物桡足类,对虾不但可以摄食充足的人工配合饲料,而且有大量的桡足类补充,在得到充足营养条件下,对虾在低盐度条件下易脱壳,从而促进对虾生长。淡水添加对虾养殖模式是一个可持续利用的养殖模式。
(五)提水高密度养殖模式
提水高密度养殖模式最早建于台湾,后在泰国得到普及和应用,近年在广东、海南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养殖模式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投资大,产量高,病害少,养成率高。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养殖池建在海边,直接面向大海,距海边约80~100米,有些500~1000米。由于养殖池不是在海湾内,因养殖所带来的海区富营养化问题不会成为主要问题,由此海区的WSBV的媒介种类和数量都不会有显著的增加,不会形成蟹类富集。
(2)虾池高出海平面4~6米。养殖池易于排水晒池和消毒,底质保持良好,不易发生细菌病。
(3)沙底,地膜防渗加沙底或地膜底,沙底和地膜防渗加沙底可以保持良好的对虾栖息底质,并且易清除底淤。地膜底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验证。
(4)水泥护坡。水泥护坡和沙底二者决定了养虾池不宜于蟹类寄居,因而WSBV的感染机会少。
(5)海里提水,提水式养虾不同于传统的依潮差纳排水的方式。提水养虾不受天气影响。可全天候进水和排水,有利于水质调节和控制病害的发生。
(6)高密度。一般每亩放斑节对虾苗4~5万尾,养殖120天每亩产量800~1000斤,因而效益较高。
(7)充气,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斑节对虾个体的增大,增氧机逐台增加。
由此可见,提水式高密度养殖模式基本上清除了WSBV的传染源,切断了WSBV的传染途径,可以有效地防止WSBV的暴发和流行。同时养殖池面向大海,病原细菌少,并可全天候提水和排出调控水质,因此细菌从海区感染机会也少。但是由于高密度和大量的投放高蛋白的人工配合饲料,水体病原细菌不会因此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细菌病的防治。
四、对虾养殖业持续发展的构想
根据以上我们对对虾病研究的结果,结合对虾养殖现状,我们认为:对虾养殖业应从海湾中外移和内移,实现持续发展并推动海水鱼类和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对淡水养殖品种进行合理的改造。“外移”是指对虾养殖池从海湾内移到海湾外,发展提水高密度的集约化的养殖技术;“内移”是根据斑节对虾广盐性的特点,移至内陆养殖,实现在内陆集约化养殖和对淡水养殖业进行品种改造。经过外移和内移后,原有养殖池用于海水鱼类和贝类养殖,从而发展海水鱼类和贝类养殖技术。
编辑:庞琪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