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进行低盐度兑淡养殖可以避开恶化的海水环境可能带来的暴发性疾病。南
美白对虾低盐度生态养殖是以养殖生态环境条件等综合生态养殖技术措施,达到养殖生态环境相对平衡,实现稳定高效健康养殖。
一、养殖环境:
1、养殖场所必须建在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质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标准、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2、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使之满足白对虾生长、发育需要。
3、科学、合理养殖方式配以营养均衡的饲料,促进白对虾各个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并能通过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功能,抵御病原的入侵及环境突变。饲料选择宜使用厂家规模大,有稳定质量的品脾。
4、池塘底泥的控制。虾池底泥状况决定虾池水质的肥力、缓冲稳定性和矿化程度。一定厚度的淤泥能起到供肥、保肥及调节和缓冲虾池水质突变的作用。底泥含有丰富营养物质,通过有益活菌在水中进行着氮循环过程,产生大量无机盐和有机物逐步释放水中供饵料生物利用。但是,过厚的淤泥对养殖生产是不利的,过厚的淤泥使虾池水变浅,养殖空间减少;淤泥积累大量有机物,耗氧过大,会导致水休下层长期缺氧,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过高。我们认为,合理的虾池底泥控制厚度3—6厘米,同时在干塘时要翻松晒干一个星期以上。
5、养殖过程不使用禁用的消毒剂、抗菌素药物。通过定期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使虾池水保持自身微生态平衡,它所形成的菌落直接被虾所食,能调节对虾肠道微生物生态菌群,提高免疫、抗病力。维持池水稳定的浮游植物群落,吸收、转化对虾排泄物及池底有机残渣,产生的代谢物直接供浮游生物利用。生产的对虾产品质量达到安全、无公害标准。
虾池常用的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硝化与反硝化细菌、酵母菌、放线菌、EM、光合细菌、噬弧菌
等。
水产常用有益活菌特性分析:
(1)芽孢杆菌:高浓度芽孢杆菌繁殖速度极快,长期使用水质稳定,呈黄绿色,透明度高,水质氨氮、亚硝酸盐不超标。特点:厌氧菌,使用不需增氧,活菌作用时间长。
(2)枯草芽孢杆菌(俗称净水菌):能快速降解富营养化水质,长期使用水质黄绿色、透明度高,水质变瘦。特点:耗氧菌,使用时开增氧机数小时,活菌作用时间长。
(3)硝化、反硝化细菌:直接参与水体氮化物硝化与反硝化过程,能迅速降解水体亚硝酸盐含量。特点:耗氧菌,使用时开幕增氧机数小时。
(4)酵母菌;能迅速发酵有机肥料及池底残渣,产生代谢物直接供浮游生物利用。适合发酵有机肥、刺激活菌。长期使用水色茶色,有透明度。特点:厌氧菌,使用不需增氧。
(5)放线茵:厌氧菌,能迅速促进绿藻大量繁殖,保持水质稳定透明度。
(6)EM菌:山光合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五大类数十种微生物组成。长期使用水质稳定,呈茶色或黄绿色,有透明度。
(7)噬弧菌:能快速吞食水体中弧菌,提高对虾体质。宜傍晚时间使用,长期使用水质稳定。特点:耗氧菌,使用时需开增氧机。活菌不适宜长时间保存,活菌作用周期短。
(8)光合细菌:直接促进池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长期使用水色稳定,水色呈茶褐色,有透明度。特点:厌氧菌,使用无需开增氧机。活菌作用周期短。
二、养殖设施:
1、虾池面积5一10亩为宜,长方形,南北走向,宽阔向阳。池底平坦,沙质土或沙壤土,保持2—3厘米厚J底泥。池底经曝晒后翻耕一遍,使底泥有机物分解转化,并减少病菌繁生。
1、虾池每2—3亩配—台增氧机,传统上多使用水车式、射流式增氧机。目前一部分虾池采用鼓风式增氧,将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管均匀排布虾池四周,鼓风充氧,增氧效果更佳,虾池应配备发电机组。
3、虾池内设暂养池,面积为虾池的1/4。有条件的养殖区配备蓄水沉淀池,进水先通过蓄水池沉淀曝晒1--2天后流人虾池,可改善水质,减少水源污染,防止进排水量过大引起白对虾应激反应。
三、放养前准备工作:
1、池底经曝晒翻耕后,用100公斤/亩的生石灰或5公斤/亩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若水源较紧张的虾池可采用一次进足池水,然后用5—7.5公斤/亩漂白粉泼洒消毒,待药性过后进行施肥培水。
1、暂养池水加入适量的卤盐、农用盐或海水,使盐度保持在3‰以上。
3、培水可使用发酵有机肥、煮沸黄豆浆、浸泡的茶麸或肥水素。
具体做法:
(1)发酵有机肥:每亩用牛、猪、鸡粪20--30公斤,加水拌湿后加人酵母菌,拌均,盖上塑料薄膜,发酵数天后使用。
(2)茶麸: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使用。每亩用25--50公斤。
(3)生物肥水素
4、投放发酵有机肥,待池水色变浓后,泼洒有益活菌,使池水的氨氮、亚硝酸盐指标正常,有机物质经有益活菌分解转化,直接为浮游生物吸收,池水呈微生态良性循环,即可放苗。
部分虾农肥水的误区:(1)进水后未投放有机肥直接泼洒有益活菌。因为有益活菌需要营养原为物质墓础。(2)培水时认为浮游动物越多越好。因为虾苗个体小,刚开始主要摄食浮游植物,“水蚤”大量摄食浮游植物,会使池水变瘦,同时“水蚤”缺氧时大量死亡会产生有毒物质。为防止虾池“水蚤”过多可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红鲢,每亩10--15尾。
四、虾苗投放:
1、选择胃肠饱满,体色透明,大小整齐的健康虾苗。由于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种群退化严重,抗病力降低。建议虾农投放无特定病毒的美国夏威夷杂交亲虾(SPF)的第一代(P1)虾苗,以提高养殖成功率。
2、放苗密度:普通虾苗:6--7万尾/亩;无特定病毒(SPF)虾苗:5万尾/亩。
五、养殖管理:
1、每15天投放一次有益活菌,改善虾池水质,使水质保持稳定,氨氮、亚硝酸盐不超标。为降低成本,活菌使用前先激活,可大大增加活菌数量,提高使用效果。刺激活菌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方法。
敞开式:一切微生物制剂均可采用,在桶内加入适量池塘水,将活菌溶解到水桶中,加入数公斤红糖,使用气泡石充气增氧3—12小时后全池泼洒。
封闭式:适合纯菌包装,厌氧菌类。在适宜营养基(红糖、面粉)封闭培育3--4天,可以大大提高活菌数,使用效果提高一倍以上。
2、养殖中后期适当使用一些高效净水剂、活菌底改、沸石粉,控制虾池底质。
3、养殖过程不使用一些禁用消毒药、抗菌素(如: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药物等)。
4、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索、多糖、免疫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提高对虾免疫能力。
六、病害防治及用药要求:
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把健康养殖技术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养殖环节中。药物使用必须按照《NY5071一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征、批准文号、生产执行标准的渔药。推广使用含碘制剂、抗病毒中草药等无抗药性、低残留,符合标准的药物。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如下:
1、红体病:“红体”是南美白对虾疾病发生后的一种显著现象,有学者认为它属于“桃拉综合症”。实际上,白对虾在发生病毒性“桃拉病毒(TSV)”、细菌性弧菌病以及环境突变情况下,外观上都会出现红体现象。
(1)应激性红体现象:虾池水理化因子突变(如水温、酸碱度、氨氮、亚硝酸盐)或大雨、暴雨过后,白对虾常表现为触须变红,应激期白对虾抗病力急剧下降。
采取措施:a、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使虾池水质保持稳定;夏季高温多雨,经常使用有益活菌,保持池水良好藻相,有一定透明度,一般暴雨过后,虾池水质变化不大。
b、尽快将突变因子恢复原状,水体用1ppm维生素CAE泼洒。
c、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虾用多维、维生素C。
(2)副溶血弧菌性红体现象:这类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俗称“红腿病”。往往病虾全身也会变红色,发病率、死亡率很高。
采取措施a、视对虾体质情况,使用0.4--0.5ppm聚维酮碘和1ppm维生素CAE全池泼洒一次;3--4天后用芽孢杆菌0.1ppm或枯草菌0.4ppm全池泼洒,稳定池水藻相。b、内服: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增强对虾体质。
(3)病毒性红体病(又称:桃拉病毒):病虾表现为红须、红尾。尾扇变红,虾身体上的色素点扩散、变粗、变疏。但基本上没有红腿现象。
采取措施:a、投放无特定病毒SPF虾苗。b、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控制。可以采用聚维酮碘拌饵内服或大黄粉、穿心莲、聚维酮碘“三合一”拌饵内服。c、水体适量增投有益活菌,保持水质藻相稳定,以利对虾体质恢复,提高免疫力。
2、白资病:病原为杆状病毒HUNBV。病虾离群,不摄食,肠胃无食物,在池边缓慢游动,体色稍变红,头胸甲容易肃开,甲壳上可见许多近圆形白斑。
防治措施:a、视对虾体质情况,用0.4---0.5ppm聚维酮碘0.5--0.6ppm季胺盐戊二醛全池泼洒一次。b、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或EZO生物活性剂,增强对虾免疫抗病力。c、消毒后3—
4天,用0.1ppm生物活菌全池泼洒,保证池水清新稳定,促进病虾体质恢复。
3、黑鳃病:病虾鳃呈桔黄色或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色。病原为曲桡杆菌,主要发生在高密度、水质富营养化虾池。
防治方法:a、用0.4ppm~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一次。b、药性过后,投放枯草芽孢菌(净水菌),使池水变清爽。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问题及对策
南美白对虾种质退化:1、投放无特定病毒SPF的虾苗;2、本地亲虾,育苗须从不同池塘挑选,避免近亲交配。3、加强亲虾饲养管理,投喂优质饵料,不使用或少用抗生素。4、育苗过程使用有益活菌控制水质,维持良好藻相,提高虾苗免疫抗病力。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