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渔网讯 泰国对虾养殖是80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1992年以来,连续不断发生多种虾病,其中黄头病毒比其他的病毒病危害更大。但是,对虾养殖产量不但没有降低,而且在不断提高。如1991年泰国对虾养殖产量是16.2万吨:1992年产量是18.2 万吨;1993年达21万吨(当年世界养虾总产是 64万吨)。听说 1994年达25万吨,1996年是16万吨(世界养虾产量70 万吨)。其原因是重视虾病预防,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保持优良的养虾环境生态
泰国人对环境保护认识较早。政府在指导思想上明确发展养虾生产与加强环境保护两者并重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在虾场规划与建设上。强调虾池的合理布局,强调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凡在国有土地上建养虾场需要取得政府批准方可施工。在建虾池首先要对环境进行论证评估、充分考虑环境负荷、体现防病要求。主要考虑水源、水质、底质等因素。设计施工建设高标准,各类配套设施要齐全。
二、每造养虾前要对虾池彻底清淤消毒
养虾者把清池消毒作为防病的基础紧抓、每年养两茬虾,清两次池,一茬不漏、一池不漏,而且每次清池、坚持做到池底干净。他们的方法d、是干法清淤、用推土机推出堤外。二、是湿法清淤,用水力清塘机组抽走淤泥。清淤得非常彻底。有人称、穿皮鞋到虾池底去走,也沾不上污泥。然后对池底进行翻耕暴晒、洒石灰、经彻底消毒后,再灌新水。
三、严格控制水质
其措施是:1、养虾场普遍实行排灌系统完全分开,从深海或离岸远的地方取水,避免引进被污染的水源。2、是普遍实行贮水池与养虾池成比例配套,从海区引进的海水到贮水池,经沉淀消毒处理、监测后再进虾池。贮水池与养虾池比例配套一般是1:4,也有的达1:2。3、是重视虾池水色培养,使虾池保持一定藻相,保持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水中浮游植物可以消耗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且可增加水中氧气,使虾池保持良好的水质。 4、是虾池排水要经过沉淀后,使悬浮物沉淀后才能排人海中。5、是严格控制虾池换水,是否换水、主要依据监测数据,来确定养殖措施与换水。
四、重视虾池增氧设施的配套
泰国养虾普遍都配了增氧机。一般是安放在虾池四个角落,顺时针方向运转,既增氧,又使水环流。这样,池的四周底质很干净、污物向池中央集中、设有倒虹吸式的吸污孔,使流到中部聚集的污物,经常性的通过排污孔排出。增氧机匹配标准为15?20马力/公顷。他们不少使用我国进口的增氧机。
五、使用优质饲料
为了防止虾池污染,保证对虾营养,泰国养虾基本上全部用配合饲料。他们根据对虾各阶段生长要求,配制营养齐全。质量好的饲料。从他们对虾饲料基本配方来看,以动物蛋白为主。钙质原料也是以鱼、虾头粉为主。维生素比例高,尤其是维生素C比例达到2.0?2.5‰。维生素C
有免疫作用,是预防虾病的重要物质。同时泰国政府有关部门对饲料质量检查很重视、经常定期不定期检查化验,如果发现对虾饲料厂饲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采取制裁手段。良好的饲料,保证对虾健康生长,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我国养虾者在选用饲料方面,也深有体会、质量较差的饲料,虽然价格较低,但不合算。近年来大家用质量上乘的粤海牌对虾饲料、养虾效果好、产量高、病害少,原因是优质饲料起了重要作用。
六、预防虾病贯穿养虾生产全过程
对好病毒性虾病,目前控制办法最佳选择是预防,他们成功的奥秘在于预防。迄今为止末发现和使用过什么灵丹妙药,他们的预防办法,如上述的,从改善生态环境人手,运用工程的、技术的来强化管理措施,维护海域大环境的稳定、虾池小环境的优良,最终实现预防虾病发生、稳产高效的目标。
若遇到发病的虾池,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才能继续养虾,处理过程是:1、封闭全部进出水口上、用20ppm以上的氯剂消毒。3、一周后排水暴硒。4、清除底泥后继续暴晒。5、灌水1.4?1.6米、用20ppm氯剂消毒池水。6、施于鸡粪和化肥培养水质,透明度达3Dewto厘米。7、测水中无残氯后,才放苗养殖。
七、实行轮养
虾病较严重的虾池,或者自然环境差,原虾池标准低,不宜养虾的,放弃或改养其他种类,有的经改造后再养虾。泰国大规模发生虾病后,在泰国湾的顶部和东部,由于环境不理想,病害和死虾现象经常发生。他们养殖主产区向南部和西部海岸转移。有的虾病常发生的虾池,改养鱼类、或者休闲一段时间再用。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