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网2003/10/10讯 9月初,笔者在辽宁省中部灯塔市张台子镇天河泡村看到,星罗棋布的鱼塘,偌大的水面波光粼粼,一网撒下,活蹦乱跳的鱼群就被打出水面。一位养鱼户指着停靠在鱼塘旁的汽车说,这些专用运输车将把活鱼运往省内外,或通过港口运往国外。据悉,截至目前,灯塔市连续5年创全省淡水养鱼单产和亩效益双冠军,5年来,灯塔市有4万多吨淡水鱼销往国外。
近年来,灯塔市以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对全市养鱼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了以鲇鱼为主的柳条寨镇李大人园区、以鲫鱼和鲇鱼为主的沈堡镇小树子园区、以科研创新为重点的佟二堡镇徐台村园区等5个养殖园区,不仅增强了抗御风险的能力,而且通过园区先进的养殖技术、高效的养殖品种和淡水鱼出口销售带动了该市水产行业的发展,为1000多养殖户提供现代化养殖模式。目前,灯塔市淡水鱼养殖水面已达到3.18万亩,比10年前翻一番。
5年前,灯塔市每年需要饵料5万吨,大多靠外购解决,不仅质量、时间难以保证,而且增加了渔业成本。近年,灯塔市新增十多户鱼饲料加工企业,每年可以提供饲料2.5万多吨。仅此一项灯塔市年可以增加产值6000万元。
目前,灯塔市渔业经纪人已有100多人。他们走南闯北,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分销了全市年产量1.5万吨的淡水鱼,不仅解决了卖难问题,而且还使淡水鱼卖上了好价钱。与此同时,渔业的发展使渔民对“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渔民们纷纷以镇为单位自发组织成立起集新技术推广、市场研究和市场开发于一体的新型经济组织渔民协会。协会不仅为养鱼户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推广渔业新技术,而且担负起饲料生产质量的监督、养殖器械的鉴定等工作。在协会的统一指导下,养鱼户统一卖鱼,统一售价,禁止无序竞争,既维护了渔民的利益,又吸引了客商。目前,灯塔市已建立起4个渔民协会,会员达400多人。
鱼多了,内地消化不了,即便都卖出去了,也卖不上好价钱。于是,他们又把目光瞄准了国外。灯塔市建立起标准的渔业养殖园区,按照国际渔业生产标准化的要求,从鱼种选择、饲料配方、鱼病防治到出口运输等多道环节制定了标准和操作规程,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普及标准化生产,还为养鱼专业户印发“明白册”,确保销往国外的淡水鱼成为“绿色食品”。这一生产方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淡水鱼的质量,而且产量和效益大增,从过去亩产五六百公斤、效益不足千元,一举突破为亩产1000公斤、效益超过2000元。
在积极为养鱼企业和专业户申办自营出口权的同时,灯塔市充分利用被国家与省列为渔业精品工程的柳条寨镇渔场、佟二堡镇忠信养殖公司与大连、丹东等地出口企业建立的“走出去”渠道,努力扩大淡水鱼的出口量。目前,灯塔市出口的鲜鱼已占据韩国淡水鱼市的“半壁江山”。渔业已成为灯塔市的支柱产业,产值约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