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本网2003-5-5讯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辽宁省出口水产品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仅丹东地区,加工水产品的出口企业就由原来的几家猛增到80多家。丹东每年向日本、韩国等国出口水产品达数千吨。2002年,丹东出口水产品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6600吨,创汇1457万美元。
但是这一片繁荣的景象,却掩盖不了深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资源枯竭、市场牵动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丹东近百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由于水产品资源濒临枯竭、原料紧张而导致其中的一半或关闭或改行。而且仅存的这40多家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也是在困境中苦苦支撑,并常常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可以说,丹东出口水产品正待蓬勃发展之际就遭遇了来自自身“缺水断粮”的严峻考验,面临着发展壮大的“严冬”。而在全省,同样的情形也并不罕见。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偶然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丹东和东港的船队迅猛扩编,上千艘渔船地毯式过度捕捞,丹东沿海水域的水生动物几乎被捕获一空,就连壳长2厘米左右的杂色蛤幼苗也不能幸免,被装上冷藏船运到日本海滩安家落户……无序的开发利用使得近海和内陆渔业资源压力备增,原料的压力又使得企业的扩大计划一挫再挫。
曾经辉煌的出口水产品如何重振雄风?业内人士指出:建“根据地”是基矗丹东地区有着辽阔的海域和宽广的淡水养殖水域,应大力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面积和品种,并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充足和丰富的资源确保出口水产品加工企业不断粮,为丹东出口水产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近年来,在水产品资源贫乏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已把眼光锁定在养殖业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从海水养殖到淡水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丹东地区每年养殖的杂色蛤、文蛤、河鲀鱼等的总产量数万吨,鸭绿江网箱养殖鲤鱼、鲫鱼等品种也达数万吨,仅以上两个品种,每年向韩国出口就达2000多吨。
产品深加工是保证。目前,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多为原料、半成品,不仅利润低廉而且严重浪费资源,丹东出口的水产品也大多为初级产品,加工工艺简单。如出口的冻河鲀鱼,只经过清洗、分级、速冻、包装的简单加工工序,价格较低;而出口到国外时,买方把河鲀鱼加工成鱼片,采用精包装在超市销售,其价值则高出丹东河鲀鱼数倍。
来料加工有文章可做。
发达国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因劳动力价值较高,为赚取利润,纷纷将水产品转向发展中国家加工生产。日本等国也看好中国这个劳动力众多且低廉的市场,在我国出口水产品卫生注册企业加工水产品,国内众多水产品加工厂纷纷抢占这个市常从朝鲜进境的冻章鱼,丹东的出口水产品卫生注册企业经过简单加工后,每吨只卖1800美元左右。而浙江某些出口水产品加工厂从丹东购回冻章鱼加工成切片后,每吨出口价格在5000美元以上。
生态平衡和环保是关键。
最近,国家渔业有关部门对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庞大捕鱼船队,采取了大幅度缩减措施,以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辽宁省乃至丹东地区的渔船队必须“裁军”,减少捕捞强度,还水生动物一个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此外,水质直接关系到水生动物的生存,搞好环保至关重要。据了解,近年来东港沿海因海水污染,发生赤潮,造成滩涂养殖的数万吨杂色蛤全军覆沿,经济损失上亿元。因此,治理和防止丹东地区江河水、海水污染已经是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