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东方网:南方地区是我国水产养殖主产区,今年1月中旬以来发生的长时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此次灾害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损失程度重,均为历史罕见。截至目前,南方13个省(区、市)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455万亩,损失水产品87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 亿元。灾害过后,南方广大养殖户面临着恢复生产的重重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
一、部省联动形成科技救灾的强大合力
面对灾害带来的重大影响,农业部紧急部署渔业科技救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灾情发生后,农业部及时下发了《关于全力为农业抗灾和春季生产提供科技服务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深入做好渔业科技救灾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强化科技服务和科技救灾的工作重点、主要任务和有关要求,并发布了《水产养殖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方案》和罗非鱼、对虾、河蟹等主导养殖品种抗灾救灾及恢复生产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总体指导渔业灾后恢复生产。
为进一步提高渔业科技救灾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月21-27日,农业部渔业局会同科技教育司,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推广、教学单位,组成6个专家组,由局领导亲自带队分赴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6个水产养殖受灾最重的省份,带动有关省组织6000多名水产科研和推广人员,深入到60多个县的乡镇,进村入户开展灾后渔业恢复生产技术服务。专家小分队根据当地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和养殖生产特点,区分不同品种及其养殖方式和潜在的疫情风险,通过培训、示范、咨询和发放实用技术资料等方式,现场指导、解答了渔业救灾复产、疫病防治和规范用药等各种技术问题,并赠送了实用技术资料10万多份。专家小分队扎实有效的科技救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灾区的各项恢复生产工作,增强了养殖户灾后重建的能力和信心,受到当地政府特别是养殖户的普遍欢迎。
同时,各受灾省份的渔业主管部门都紧急启动了防寒抗灾应急预案,春节期间坚持24小时值班和灾情日报制度,组织专家制定一系列救灾复产技术措施,编发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紧张有序地开展生产自救。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渔业救灾复产技术服务指南》,并组织了8个渔业抗灾复产工作组和5个救灾复产专家组,分赴全省灾区一线了解灾情,指导抗灾,提供救灾复产技术服务,在肇庆高要市等重灾区举办了渔业救灾防病现场咨询活动,帮助渔民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广西自治区派出了14个灾后重建复产工作组,分赴全区14个市,开展灾情调查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指导工作,积极协调广西百洋集团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最大限度地合理抢收罗非鱼,最大程度地减少养殖户损失;江西省组织了8个专家组,深入灾区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组织了千名水产技术人员提前送科技入户,印发了《水产24字防寒救灾技术措施》等技术明白纸,帮助养殖户快速掌握科学防灾、减灾的技术要领;湖南省全面动员各市(州)畜牧水产局,深入各县乡现场全力指导防冻抗灾,开展了近万名渔业干部和技术人员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级水产良种场和苗种繁育场扩大生产规模,做好亲本和苗种培育,确保鱼苗供应;湖北、安徽等灾区也纷纷结合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及时编发了《水产健康养殖暨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组织了上千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目前,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渔业科技救灾暨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正在全面铺开。
二、科技入户发挥了科技救灾的主体作用
当前灾区恢复生产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急需解决很多前所未有的资金、人力和技术问题,死鱼无害化处理和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及劳动力不足,亲鱼和鱼种大批死亡导致良种繁育体系严重受损,恢复生产的苗种供应严重不足,发生水生动物疫病和公共水域污染的潜在风险急需有效化解,广大渔民群众恢复生产急需技术指导和服务。
针对灾害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农业部及时部署,率先启动了渔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组织部级和省级科技入户试点县,带动非试点县,强化科技救灾,加强技术服务,组织广大渔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养殖户灾后恢复生产,为尽快恢复渔业生产、确保大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迅速制定了恢复生产工作方案,提早谋划、提早启动恢复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农业部专家组根据近日天气回暖快情况,为掌握生产救灾的主动权,制定了“三早”和“四保”措施,即“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保苗种、保生产、保供应、保安全”。二是指导养殖场(户)抓紧抢修生产基础设施,确保了在繁殖生产季节之前修复原良种场和苗种场生产设施,恢复苗种供应能力。三是提早组织了种苗培育和调运工作,指导各级水产原良种场和苗种繁殖场开展了早繁工作,快速培育苗种。针对罗非鱼苗种供应紧张,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督导水产所合理售苗,统筹调配苗种,还派出机关干部、科技专家和金融系统的有关同志赴海南组织苗种调运。四是全面组织了各级水产科研、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专家,深入灾区,进场入户开展了一系列救灾复产技术服务。农业部渔业局率先在湖北启动了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吹响了渔业科技救灾复产集结号。五是及时发布了死鱼无害化处理、水体消毒以及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等灾后病害防治技术措施,预防疫病暴发和公共水域污染。六是组织渔药企业召开了现场咨询会,指导养殖户科学防病、依法用药,杜绝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广东省在肇庆市高要白土镇先期开展了渔业救灾防病现场咨询系列活动,现场解答疑难技术问题,并向受灾养殖户赠送了近10万元的药物和资料。
三、抓紧解决深层次问题,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抗灾能力
此次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也暴露出水产养殖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尽快解决。一是水产养殖设施条件落后,抵御灾害能力薄弱,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基础设施较差,建设标准不高,不具备有效的抗灾能力,在大灾面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二是行业风险缺乏控制手段,水产养殖是高风险行业,但生产风险只有从业者独立承担,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呈现保险真空状态,目前急需探索解决国家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支持行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增强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三是急需解决水产养殖贷款难的问题,目前水产养殖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自有资金,在大灾面前就显得尤为不足,水产养殖的贷款渠道和运作方式需要加强研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应该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