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靠海养人”为“靠人养海”,由简单地向海洋索取转变为养海护海,向海洋投入,这一当初由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等渔业企业创造的渔业养殖模式,经我市政府大力推广,强力扶持,以生态渔业为基础的高效渔业和外向型渔业在全市落地生根。如今,大连海产品已成为“绿色水产品”的象征,100多个品种可直接进入国际超市。过去5年,全市水产品产值增长1.7倍,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全国总量的15%。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海洋功能区划面积达2.9万平方公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海洋捕捞曾是全市渔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粗放式发展,近海资源出现衰减。为改变这种局面,许多渔业企业纷纷转变养殖方式。地处黄海北部海域的獐子岛渔业集团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探索“海底底播”的养殖新技术,即将优质种苗直接投放到深达三四十米的冷水域海底,既不需要投食,也无需用药,在2年至5年的时间里自然纯生态生长。经过不断探索,又创造出上层套藻、中层养贝、底层珍品养殖的科学生态养殖方式。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说,“过去海养人,如今人要养海。獐子岛渔业坚持‘耕海万顷更要养海万年’的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着海域的清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近几年,獐子岛渔业集团依据产品布局,先后在大连开发区等地建立了4个加工基地和3家公司,承担扇贝、海参等精深加工生产和海珍品育苗及养殖。同时,创新营销模式,通过经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开辟的“绿色通道”,直接将海鲜产品送达各大市场与饭店。
在此期间,我市涌现了一批类似獐子岛渔业集团立足生态渔业的养殖加工企业。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这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加快渔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代渔业发展思路,这就是依托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纬度的优势,突出发展以生态渔业为基础的外向型渔业和高效渔业,逐步达到渔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国际化。5年来,市政府累计投资3亿多元,重点建设了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产技术推广、渔业信息与市场、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五位一体”的渔业发展支撑体系。先后建立起总面积170万亩的148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在130多个水产品加工企业推行了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占国内同行业的1/3,辽宁省的88%。
我市还积极探索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渔业企业合作的新机制,有30多家大型水产养殖、加工企业与国内9所水产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化渠道,投资40多亿元,改建扩建、新建了大型水产品集散市场,有200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其中,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达20多家。还有150多亿元各类投资,用于扩大渔业的固定资产投入。
如今,大连已成为我国海珍品养殖的主要产区,主要品种包括海参、鲍鱼、扇贝、海胆等,其中裙带菜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獐子岛”、“棒棰岛”商标获驰名商标,16种水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