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平沙立新社区见到叶昌辉的时候,他正在下虾苗。“再过10天,鱼苗也要下了。”他熟练地擦了擦手,观察水质。在立新社区,他以擅长鱼虾混养技术而出名。跟着他养鱼的约有七八户之多。他的16亩鱼塘一年可获得8万元左右的利润。作为万亩罗非鱼基地的平沙,是珠海最早尝试鱼虾混养技术的地方,经多年探索,一批以种甘蔗为生的农民们实现了转型,成了创业者。叶昌辉只是其中之一。
鱼虾混养模式稳定性高
据《珠海特区报》报道,平沙5年前最早从事鱼虾混养的养殖户们最初只是为了图方便,将鱼与虾混合饲养,时间长了,发现其中竟有莫大的好处:鱼的粪便可以作为虾的饲料,虾容易得病,一旦发生病害,鱼会将其中得病的虾吃掉,阻止疾病蔓延。于是这种养殖方法在当地迅速传开,养殖户们纷纷开始研习。“单独养鱼,由于饲料成本高利润空间有限,而且罗非鱼的销售价格也时有波动,虾的利润高,但一旦发生病害,极易“全军覆没”,风险太大。鱼虾混养的好处在于用利润偏少的鱼来保障虾的高利润。”叶昌辉说。
美平社区的杨大酬也是鱼虾混养的获利者。因为罗非鱼的养殖,他刚刚获得了平沙2007年度农业生产先进个人的称号。他的养殖面积由22亩猛增到48亩,仅养殖年收入就有近10万元。经4年摸索,这位普通农民竟然能熟练使用PH、硝酸盐等各种试纸,对各种化学术语如数家珍。“鱼虾混养的成功关键在于对水质的监测。”杨大酬说,这是养殖户们的共识。叶昌辉之所以成为立新社区养罗非鱼的带头人,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能用眼睛看出水质是否“嫩滑”,是否适合鱼虾生长。
平沙混养技术走向成熟
就在珠海市各地开始大力推广鱼虾混养的同时,作为最早尝试的平沙已在该项技术上走向成熟。农民们在解决了鱼虾混养的水质环境的配置后,开始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恒丰新村有一幢造价15万元的二层住宅,住宅的主人是平塘四队女职工刘琼秀一家,早年曾靠种蔗致富,如今也加入到养殖的行列。
“现在我们在探索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提高鱼虾的成活率。”她对记者说。多年以来,在我国,播洒药物是提高鱼虾成活率的重要手段,也导致了许多品种被查出药物成分超标的事件。平沙自从推广无公害产品后,大部分药物均取消了。鱼虾的成活率也略有下降。为了提高成活率,她开始尝试培养无害细菌代替药物。“这个方法还在探索中,但希望能给养殖锦上添花。”她笑着说。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