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今日重庆消息:——记九龙坡区石板镇黄家堰村致富带头人谷德龙
说起九龙坡区石板镇黄家堰村村主任谷德龙,全村人无不竖起大拇指。23年来,他创办的“德龙鱼苗鱼种养殖场”由最初的小鱼塘发展成为重庆片区最具规模的养殖基地,并成为九龙坡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从几分钱一尾的小鱼苗到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谷德龙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致富的梦想,还帮助全村十几户贫困家庭,摘掉贫困帽子,走上致富道路。
敢为人先 勇于探索
1985年,谷德龙高中毕业,高考的失利并没有让他意志消沉,年轻、激情、事业、梦想一直萦绕在这位年轻人的脑海中,从而使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己创业。说干就干,谷德龙选择了投资成本小、风险低的莲藕种植开始第一次尝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季下来收益并不理想,出现亏损。谷德龙立刻意识到:莲藕属于季节性蔬菜,种植周期长,就种植本身而言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谁都可以种植,前景并不乐观。
1986年初,谷德龙开始认真思考创业方向,购买各种书籍,闭门钻研,奔走调查,经过考察,谷德龙发现渔业生产在当时比较落后,但鱼的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营养价值,谷德龙断定渔业生产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拿着东拼西凑筹集的4000元钱跑遍了周边所有的乡镇,谷德龙却没有买到想要的鱼苗,灵机一动,谷德龙果断决定:自己创办家庭式鱼苗鱼种养殖场。于是,当时的石板乡大堰村第一个家庭式养殖鱼塘成功诞生,开始养殖草鱼、鲢鱼、鲤鱼等四大家鱼为主的几个品种1000余尾鱼苗。有了鱼苗,就有了希望。谷德龙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守着鱼塘,研究鱼苗养殖技术,第一批鱼苗终于成功卖出,收入2000多元,谷德龙欣喜若狂,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抢抓机遇 大胆创业
尽管每批鱼苗都可收入2000—3000元,但品种单一,数量少,对于事业心强的谷德龙而言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标。一次偶然的机会,谷德龙在报纸上了解到有关葫子鲶的报道:我国在1981年开始引进葫子鲶这种鱼种。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食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氧、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骨剌少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高产品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很好。经过走访调查,谷德龙发现整个重庆都很少有人养殖这种鱼苗,更别说九龙坡区,这么巨大的市场缺口,让谷德龙立刻意识到“大有干头”。
筹措资金,研究技术,谷德龙信心十足地开始葫子鲶鱼苗的繁殖。俗话说得好:“成功需要磨练”。第一次葫子鲶繁殖失败,谷德龙没有气馁,没有放弃,马上思考失败的原因,改变方法,加强管理,立刻开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谷德龙已经记不清自己尝试了多少次,多少个日日夜夜彻夜难眠,每次繁殖研究需要花费3000—4000元,前期赚来的钱连同积蓄全都付诸东流,陷入了资金和技术两难的境地。这时,家里人也由支持转为反对,纷纷劝告谷德龙老老实实地卖点小鱼苗算了,不要搞什么研究了。尽管阻力越来越大,谷德龙却毅然决绝地说:“既然做了,就要干出个样子,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我一定要掌握葫子鲶繁殖的技术。”四处借钱,八方找专家,鞋子跑烂了一双又一双,谷德龙的坚持感动了所有人。在当时石板乡政府的支持下,重庆市水产协会和水产研究所为谷德龙提供了许多技术指导,还特别为他联系了广西的专家前来专程指导繁育、养殖。谷德龙这才知道了失败的原因:葫子鲶属热带、亚热带性鱼类,耐低温能力差,对气温的要求特别高,在8℃以下就会死亡,不能自然越冬,必须人工加热越冬,气温必须常年保持在15℃—18℃,另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等等,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
1989年,在重庆市水产协会和水产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葫子鲶终于繁育成功。4个月后,鱼苗产量增加上万斤,收入上万元,谷德龙第一次尝到了科学致富的“甜头”。
科学致富 稳步扩张
葫子鲶的繁育成功,让谷德龙清醒的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要想致富,要想成功,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养殖好葫子埝的基础上,谷德龙又引进了罗非鱼、湘云鲫、大口鲢等多个品种,研究其养殖繁育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谷德龙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掌握了不同种类的鱼苗从养殖、繁育到配苗、防疫等全套技术。从1990年开始谷德龙鱼苗鱼种养殖场鱼苗种类越来越多,产量每年都成倍增长,购买者也从附近几个镇扩大到整个九龙坡区,甚至重庆的其他区县,“谷德龙鱼苗鱼种养殖场”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在不断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谷德龙逐渐明白了家庭养殖与规模养殖的巨大差别,懂得了依靠科学养殖、发挥规模效益的道理。2003年,谷德龙投资20万元,在黄家堰村承包30多亩渔池,扩大场地,增加养殖种类。2007年,谷德龙鱼苗鱼种养殖场已发展了西彭、巴福、石板三个养殖基地,面积达120余亩,养殖了草鱼、鲤鱼、罗非鱼、先科巨鲫、湘云鲫、观赏鱼等十几个品种,每年出售各类鱼苗2000多万尾,各类成鱼2万多斤,远销到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实现年销售收入30多万元。现在,谷德龙鱼苗鱼种养殖场已经形成了一个集鱼苗、养殖、科研为一体,产、供、销规模化经营的养殖大户。23年来,谷德龙先后多次被评为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技示范户”,并在2001年被任命为重庆市九龙坡区渔业协会副会长。
一人带动 全村发展
谷德龙靠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致富,但他没有将成功视为“独乐乐”,而是变成了全村一起“众乐乐”,他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家堰村村委会主任的使命。黄家堰村哪个社有几户贫困户他们叫什么名字,谷德龙脑海中记得清清楚楚。老党员叶兴华老两口,年老体弱多病,夫妻俩常年吃药,家里生活非常困难,子女赡养能力差,房屋砖破瓦烂,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谷德龙主动找上门,将500多尾鱼苗送给叶兴华,手把手地教他养殖技术,直到他完全掌握好了技术。在谷德龙的帮助下,叶兴华实现年增收2000多元,是他以前收入的3—4倍。黄家堰村6社村民冯天伦在谷德龙的影响下,准备将田改成鱼塘养殖成鱼,却苦于没有一点养殖知识,一筹莫展,谷德龙知道后,主动为他提供了400尾优质鱼苗和技术指导,还帮助冯天伦购买合适的鱼饲料,在谷德龙的帮助下,他的鱼塘养殖也越做越大,走上了致富路。
在黄家堰村大家都知道谷德龙是个大忙人,几乎每天他都要穿梭于石板镇大大小小的鱼塘间,指导村民养殖,带领村民共同规划新的发展方向,引进优良鱼苗,改进养殖技术。每年谷德龙都会无偿送出2000—3000尾鱼苗,在他的帮助和带领下,不仅使全村十几户贫困户脱贫,还让像冯天伦、王平这样的农民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谈起对村民所做的一切,谷德龙的回答令人感动:“饮水要思源啊!致富不能忘了群众,带头让大家日子好起来,这是作为村长的使命,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天职。”
先醒者,有未来;敢闯者,赢先机。从无到有,从零到十,一路走来,谷德龙经历了失败,也收获了成功。面对未来,他坚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加上敢闯、敢试、敢干,就可能创造奇迹。
南方渔网编辑:吴佩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