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在福建宁德外海停泊着一艘足有两个辽宁号大小的巨轮,这是世界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它能根据水温、洋流、气候等条件,游弋在黄海、东海海域。这个时节,温暖的宁德外海是其停靠的主要海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信1号”正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成果。该船融合了工业化养殖、人工智能等多项创新技术,堪称“渔业养殖航母”,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日前,记者来到青岛国信集团,探访这个“移动的海洋牧场”如何开辟海洋渔业新赛道。
倒逼出的创新突破
2022年12月1日一大早,虽然“国信1号”处于锚泊状态,但船长崔福祥一直盯着动力系统操作界面,不时调整参数。“即便不开船,我们仍要保持动力系统稳定。”崔福祥说:“‘国信1号’的动力系统是一大创新,不仅要满足游弋工况下的主动力需求,更需综合考虑不同养殖模式下全船动力的稳定供应。为此,工船配备了包括主发电机组等整套动力系统。即使在转场和锚泊不同状态下,也能保证养殖连续性。”
“‘国信1号’的创新是被倒逼出来的。”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俞淳说,“近海养殖面临台风、赤潮、水域污染等多种难题,但深海有空间,不创新就没出路。”2019年,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国船舶集团、中国水科院渔机所等单位,开始大型养殖工船的建设探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介绍,目前“国信1号”已经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六大关键技术。项目累计形成系列技术成果60余项,申请专利保护40余项。
世界首创的“船载舱养”
作为“国信1号”养殖技术人员, 孙琳琳及其团队差不多每天早上6点都要来到船上的饲料间,做备料和投饲准备。第一个养殖舱投料结束后,孙琳琳又沿着通道来到养殖舱,近距离观察大黄鱼摄食情况。“我要观察这一舱鱼的摄食过程,通过鱼的摄食和游泳姿态,判断鱼的活力,从而发现其有没有生病等。”孙琳琳说。
记者看到,养殖舱的水体量比2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还要多。孙琳琳一圈转下来,足足用了15分钟,“船上共有15个这样大的养殖舱,总水体近9万立方米,能年产大黄鱼3700吨”。
“船上还构建了船端智能化管控中心和基于岸基的船岸一体化智慧云平台。”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说,通过这个平台,整个生产养殖过程中的数据可实时传输到岸基,确保船岸一体联动、岸基远程监控,真正实现养殖工船智慧化。
向深海养殖“要蛋白”
“从中国人的水产品消费习惯出发,从中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需求出发,深远海养殖是必须要走出的一步。”麦康森认为,“国信1号”首创的深远海游弋式船载舱养模式,把深远海充足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转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利器。
“‘国信1号’称得上是引领了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解决的是从近岸传统渔业养殖转向深远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前五次浪潮都是在解决海洋生物资源苗种产业化问题。”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说,“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是融合苗种繁育、工业化养殖、船舶装备、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等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开辟了新赛道,代表了海洋渔业最新的生产方式。”
2022年9月,“国信1号”的首批大黄鱼起鱼上市,共起捕约65吨,实现活鱼现捕、冰浆锁鲜冷链运输,第一时间到达百姓餐桌,广受消费者赞誉。“刚刚捕捉起的大黄鱼条形美观、金腹玉鳍,品质极佳。”生产副总经理俞淳告诉记者,“国信1号”每年可供应3700吨高品质鱼类和650吨的优质蛋白,“而且能有效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将成为流动的‘蓝色国土’。除了养殖大黄鱼,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其他适养品种,如大西洋鲑、石斑鱼等,未来会让更多有营养价值的高品质鱼类‘游’到大家餐桌上。”
“‘国信1号’有效落实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大食物观,实现了海水养殖由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探索。”青岛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国信1号”迭代升级的姊妹船2-1号、2-2号预计于近期建造,2024年底前交付使用,30万吨超大型“国信3号”已启动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未来我们还将陆续建造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海上‘蓝色粮仓’。”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