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明年虾苗市场会很乱,养殖户都不知道怎么选苗了。”这是近期笔者在调研虾苗市场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反馈。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业内人士判断,明年的“土炮”(二代苗)会更多,原因是他们观察到南方自培种虾的情况在增加,“广东、广西均有,种虾主要发往北方,鱼龙混杂,以假乱真的情况可能会增加。”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了他的担忧。
种种迹象表明,对虾种苗市场的情绪在发生变化,这到底是倒退,还是只是暂时的市场情绪宣泄?为此,水产前沿采访了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昌翰,请他谈谈他的判断。
王昌翰 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
记者:据业内人士消息,今年的土苗(二代苗)市场似乎有回流的迹象,有传言多家企业或个人在自养种虾,明年的土苗(二代苗)可能还会更多。您了解到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预计将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王昌翰:这种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特别是在华北市场,但土苗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其不符合品质与成功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土苗转为一代苗是行业必然趋势。
养殖成功率比较高的外塘和大汪子客户,在种苗的选择上更侧重于品质而不是价格。想一味地通过降低种苗成本从而降低投资风险,成功的几率往往不高,风险往往反而更大。
记者:今年高抗苗市场表现较为平淡,个别种虾的表现甚至差强人意,很多苗企以及养殖户都表示明年不知该如何选苗,您对此有何看法?对海壹而言,明年有哪些机会点?
王昌翰:今年高抗苗市场的表现总体较为平淡,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受气候与水质的影响,二是种虾品系选择与养殖模式匹配的程度。因此,建议大家在种苗的选择上,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养殖模式适合什么特点的种苗,其次是要了解不同种虾品系种苗的生长属性和抗性特点。在种苗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管理比较规范的大苗企生产的种苗品质更有保障。
今年,海壹外塘苗在华北受产能的影响,供应严重短缺,但投放到华东华北市场近20亿尾的墨抗,养殖成功率依然非常亮眼。海壹墨抗已连续两年稳居行业外塘苗养殖成功率的第一。
记者:今年海壹加快了在北方的投资,能否介绍一下海壹在北方项目的进展?海壹如此坚定向北方扎根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王昌翰:海壹2023年在北方的育苗水体扩充到32000方,扩充来源主要为:一是与天津立达的合作育苗项目,立达投入500万增加3条车间用于与海壹的合作育苗,育苗水体达到2022年的三倍;同时,立达另外再投入800万元,增加陶氏超滤、过滤砂缸、蛋白分离器、紫外消毒等水处理设施,增加蓄水暗池,全面升级水处理系统;二是海壹在山东东营增加直营生产基地,在海壹南方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再升级,按高标准高要求建设专业化准生态的种苗培育基地,第一期育苗水体20000方,明年2月投产。
专业化、本土化、规模化和体系化是未来种苗企业参与竞争的必备条件。基于北方的广阔市场,以及海壹种苗的自身定位和发展规划,布局华北市场,发展华北市场,既是海壹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驱动的结果。
记者:很多业者表示,今年对虾苗行业来说是洗牌之年,您认为现在南美白对虾种苗行业的竞争充分了吗?未来的胜出者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王昌翰:近几年,对虾养殖产业各个环节的进步都非常明显,小棚的单产从过去的500斤到现在最高达4000斤,漳浦高位池亩产从过去的3000斤到现在的高达20000斤,育苗的成活率从过去的30%-40%提升到现在的70%-80%。产业的进步必然对各个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竞争必然会日趋激烈,行业的集中度亦将越来越高。其实,依本人之见,目前的竞争尚未完全充分。
未来,苗企竞争的趋势将是专业化、本土化、规模化和体系化的竞争,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专业化是参与竞争的基本能力与要求,也是种苗品质与生产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本土化既提高了种苗的适应性,同时也降低了种苗的运输应激和成本,必将是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一道重要门槛;
规模化:总成本领先是绝大多数行业竞争的第一战略,没有规模化就不可能有成本竞争优势;
体系化:随着种苗产业的快速发展,苗企必然会快速进入全面竞争的时代,在全面竞争的时代,体系化能力的缺项带来竞争力的削弱将被放大,很多时候100-1=0。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