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海南文昌市文会镇冯家湾112家“水产养殖工厂”清退结束的截止日期,本月初,这些位于一类生态红线内的“水产养殖工厂”被要求全部清退!
据了解,此次清退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建厂地点占用了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区;二是环保不达标,自然资源利用和养殖尾水处理没有解决,养殖户通过天然海水的流水交换,鱼药、饲料残饵、大量的鱼虾粪等养殖污染物被直接排入大海,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不只是海南,各地不合格的“水产养殖工厂”和鱼塘都在面临整改或者清退。2020年,仅福建厦门集美区杏林街就清退了约1.57万亩养殖海域。
一直受到业内推崇,代表着未来趋势和方向的工厂化水产养殖,遇到了什么问题?业内专家分析说,此“工厂”非彼“工厂”,被清退的这些工厂车间,都是环保效能极差的流水式工厂化养殖车间,它们只是工厂化的低阶和初级模式,与现今经常被提及的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并不一样!
专家介绍,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发展至今,可分为三个阶段:
工厂化1.0,大棚式的流水养殖。目前是国内使用最多、养殖面积最广的工厂化养殖方式。这种模式投入少、建池简单、占用面积小,利用不断流动的水流进行鱼类养殖。养殖用水不进行循环再利用,流水交换量为每天6~15次,耗水量极大,对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工厂化2.0,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车间中装备工厂化设施,主要由鱼池、增氧设施、水质净化系统、消毒防病设施、水温调控设施五部分组成。这种模式引入了水循环系统,降低了部分用水量,但水处理效率偏低,排污问题依旧无法解决。
工厂化3.0,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通过水处理设备将废水净化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循环使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包含全系列的过滤及生物净化装置、消毒杀菌、温度氧气控制系统等。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循环用水大大减少水资源消耗,不仅实现了节约用水,更避免了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整体来看,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流水式养殖为主,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为辅,真正意义上的全封闭循环水养殖凤毛麟角的产业格局。此次清退的“112家水产养殖工厂”基本都是生态红线内的流水养殖模式。
另外,挂羊头卖狗肉、浑水摸鱼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有的“养殖工厂”只是顶了一个厂房的壳子,做的却是传统鱼塘养殖模式,没有设备、没有技术,养殖废水直接排海里,这样所谓的“养殖工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言而喻。
真正的全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上,欧美国家的循环水养殖发展历史悠久,经过多年改良优化,成熟度已经非常高。产业链健全、健康,以全封式循环水为主导的养殖模式,在产出高品质的水产品的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
如Atlantic Sapphire在美国迈阿密的陆地循环水养殖三文鱼项目,2019年投产,总投资预计在4.55亿美元,需要6-7年的时间建成,建成后最终产能将达到9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厂之一。
美国Atlantic Sapphire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
从20世界50年代开始,循环水养殖开始引进我国,2019年开始,不少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厂项目陆续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象征着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升级潮流来临。
以宿州海璟水产养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将RAS全自动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等整合到养殖管理体系,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生态养殖技术的结合,做到了数据监测、信息追踪和品质监控的统一,打造出了全新的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质净化的效率。
其技术团队在工厂化海产品养殖领域长期潜心研究,对养殖用水进行全自动、封闭式循环处理利用,不仅解决了水资源浪费和养殖废水的排放难题,推动了零排放、零污染的环保目标的达成,为解决养殖废水对地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也为“野生生态”的模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养殖全过程杜绝抗生素、激素等兽药的使用,真正实现了水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零药物、零激素、零添加剂的食品安全目标,也持续实践着“生产有机高品质水产品、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经营理念。
宿州海璟陆地海产品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
从整体上看,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养殖尾水的处理等问题正在不断的改良和优化,向着循环水零排放的方向发展;工厂化设施设备的研发和改进也一直在不断深入,成本的大幅降低,进一步推动了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工厂的发展。
越来越多技术含量低、管理能力弱、污染力强的初级养殖工厂被取缔;越来越多以环保生产、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宗旨的水产养殖工厂拔地而起;此消彼长之下,或许水产养殖行业持续了几十年的环保乱象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历史性的改观。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企业经营领航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