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水产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被广泛应用,例如低排污技术、无应激下塘及各式的抗应激产品,为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因该行业在我国发展基础差,且受地区差异性的影响,故除沿海地区有少量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养殖外,剩余地区依然落后,养殖方式仍以粗放的土塘养殖为主。此外,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监管的原因,使行业乱象频出,水质条件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影响,给养殖动物造成明显的应激刺激,导致肠炎、烂鳃、不耐运输等现象频繁发生。
应激是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的现象,是造成我国水产行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当养殖动物处于应激状态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力下降,且这种抑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上均有表现。资料表明,大马哈鱼与赤鲷在应激状态下,血清补体的含量降低,且自发性溶血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另外,当养殖密度过高、捕捞运输时,水产动物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会减少,淋巴细胞的增殖水产动物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数量会减少,淋巴细胞的增殖IGM能力减弱,摄食能力下降,严重时出现浮头或死亡。
据报道,环境因子突变和运输等应激源会导致鱼体血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可的松浓缩物出现显著的升高,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增强。因此,长时间或强烈的应激会使得机体能量衰竭,且可的松浓缩物等皮质醇物质持续升高会显著的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得动物体出现物质代谢障碍,易被环境中的病原菌侵袭。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应激刺激的影响对水产行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生产上应对应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子
应激源是整个应激发生的直接原因,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应激源是预防应激出现的重要措施。生产上,加强过程管理,定时巡塘,制定合理的水质、疾病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可直接快速的减少环境因子突变带来的刺激。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应升级完善增氧系统、进排水渠道、蓄水池及污水处理池等硬件设备,引进先进的排污技术,减少因缺氧或水体变质而出现的应激反应。此外,在高温、持续性的阴雨天气,预防性的选用调水改底产品,调节水体中的藻类种类及有机物的含量,避免进入消毒、调水、解毒的恶性循环中,也是减少应激源的重要措施。
2合理的选用优质饲料
在水产行业已发生转型升级的现阶段,某些落后养殖地区依然还有“饲料越便宜越好、蛋白含量越高越好”的错误观念,严重缺乏对优质饲料的认知。优良品质的饲料,配方全面合理,适口性强,针对性的满足动物在特殊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保证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保证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
资料表明,鱼体自身不能合成VC,但它却对鱼体的抗VC脂肪酸的形成来限制皮质醇激素的升高,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控制多巴胺与去甲状腺素的分泌,从而增强机体对应调节控制多巴胺与去甲状腺素的分泌,从而增强机体对应VC下降、游动缓慢、发育畸形及免疫能力下降等病症。此VC 鲑鳟鱼类相似,且还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伤口不易愈合,易发生水霉病等特点。因水产动物饲料生产工艺的原因,原料物质需要经历高温、高压的处理,尤其膨化饲料因,原料物质需要经历高温、高压的处理,尤其膨化饲料的生产,最高温度可达 110 ℃,VC 等营养元素被大量破坏。
因此,大型饲料企业会增加VC的实际添加量或更换先VC好”的观点影响着大量从业人员把价格作为唯一的标准,致使其占据了相当比例的市场,导致养殖动物因重要的营养元素缺乏而出现抗应激能力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上选用营养价值均衡全面的优质饲料是一种降低应激刺激的重要措施。
3适当选用抗应激性添加剂和植物性蛋白原料
生产上常用的抗应激性药物主要是牛磺酸、甜菜碱等,该类药品可调节养殖动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改善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物质的产生,以减少蛋白质的消耗,从而增强对应激的耐受能力。
目前,黄芪、大黄、垂盆草等中草药已被广泛的用在养殖生产中,它们多因含有有机酸、生物碱或多糖类物质而起到了抗应激的作用。近几年,人们为了应对鱼粉价格高涨的压力,不断的寻找低廉、稳定的植物性蛋白原料,其中桑叶作为一种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已被广泛的研究。目前,人们已证实发酵桑叶可降低罗非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且在合适的剂量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血脂的降低效果越显著;此外,更多的资料表明,发酵桑叶在抑制脂质代谢的同时,能显著的增强鱼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的增强鱼体对疾病应激源的耐受能力。因此,植物性蛋白的使用在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水产养殖业应对应激的重要措施。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