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山鳟是原产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濒危鱼种。生物学家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人工受精孵化后放生的方法,期望能帮助绿背山鳟恢复种群规模。
然而,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对几个“受助”绿背山鳟种群进行遗传学分析后发现,由于生物学家们错把另一种较常见的鳟鱼当作绿背山鳟,他们几十年来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
恢复计划
美国《落基山新闻》6日报道,绿背山鳟原产于科罗拉多州南落基山脉弗兰特岭上的南普拉特河和阿肯色河流域,因颌后艳丽的红色斑纹闻名。这种鱼1978年列入美国联邦濒危物种名录,1994年成为科罗拉多州“州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采矿业污染、过度捕鱼和其他鱼种的竞争,绿背山鳟的数量急剧下降。人们1937年时甚至以为这个鱼种已经消失。直到上世纪50年代,生物学家才在南普拉特河和阿肯色河支流中发现了几个“残存的”小规模绿背山鳟种群。
上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开始从“残存的”9个绿背山鳟种群中采集精子和卵子,经过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培育出鱼苗,再把鱼苗重新放回绿背山鳟种群的栖息地。
美国联邦政府、科罗拉多州政府及一些生物保护组织在此后几十年中,为这项绿背山鳟恢复计划付出各种努力。
美国官方1998年制定的绿背山鳟恢复计划写道,完全恢复绿背山鳟种群规模,至少还需要投入63.4万美元。
为提高人工繁殖绿背山鳟存活率,有关部门甚至清空了它们栖息地里的外来鱼种。
科罗拉多州野生生物保护部门2006年宣布,原定建成20个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绿背山鳟种群的目标已经完成,绿背山鳟可以被排除在濒危物种名录之外。
徒劳无功?
然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人员在《分子生态学》期刊网络版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却给绿背山鳟恢复计划实施者们泼了一头冷水。
论文说,这项研究历时3年,涉及复杂的遗传学分析。研究人员对线粒体和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排序和分析后发现,生物学家辨别鱼种时出现失误,9个所谓“残存”种群中有5个不是绿背山鳟种群,而是另一种较常见的科罗拉多河山鳟种群。
研究人员发现,绿背山鳟现在仅存在于科罗拉多州一些偏远地区溪流中不到18公里长的河段范围内。也就是说,虽然官方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投入了大量精力,绿背山鳟的种群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
“这个结果非常惊人,”主持这项研究的杰西卡·梅特卡夫说,“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
事出有因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的布鲁斯·罗森隆德说,绿背山鳟和科罗拉多河山鳟外形非常相像,因此人们长久以来一直觉得它们“联系非常非常紧密,难以区分”。而如今DNA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得以区分出这两个鱼种。
梅特卡夫认为,生物学家的失误是由于当时掌握资料有限。“我们必须记住,联邦和科州渔业生物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所作的管理决策,都是基于当时专家所能得到的最准确的报告,”她说,“幸运的是,遗传技术日益进步,同行评议机制越来越多地融入科学管理决策中,这些都使得资料日趋精准。”
论文撰写者之一的安德鲁·马丁教授说:“我们中有些人担心这些发现会为绿背山鳟恢复计划带来负面影响,但我们希望生物学家和有关部门有意向也有决心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恢复这一物种的数量。”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