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科院水生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桂建芳研究员等在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急速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
该品种2008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水产养殖品种新品种,审定编号:GS-01-002-2007,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此品种在2011年已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中科3号”属底层鱼类,体色银黑,鳞片紧密,食性杂,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好各种商品饲料。此品种具有很强的抗逆性,遗传性状稳定,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碘孢子虫发病率低、成活率高等特点,在养殖生产中显示良好的经济性状。既能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放养,也可在河沟、池塘等小水面养殖,且池塘单养、混养均可。
“中科3号”生长速度较快,出肉率高,比高背鲫生产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一般当年苗种可长到200-250克,最大个体体重可达400余克。池塘混养,每亩可增产鲫鱼25千克左右。
“中科3号”的成鱼饲养方式中,以池塘套养最为经济。而池塘套养又分为鱼种池套养和成鱼池套养。鱼种池套养时,每亩投放5-7厘米的夏花鱼种80-120尾,一般不必实行特殊的饲养,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平均个体可达250g以上,每亩可获成鱼20-25千克。成鱼池套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草鱼、鲢鳙为主体鱼,少量搭配“中科3号”,每亩投放规格为2寸以上的异育银鲫100-120尾;另一种是以“中科3号”为主养鱼,适量放养草鱼、鲢鳙等,亩放养异育银鲫1500-2000尾。“中科3号”也适用湖泊放养,放养密度的可塑性也很大,每亩可放养(规格为6厘米以上)“中科3号”40尾至80尾。
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作为中科院水生物所异育银鲫“中科3号”全国试验三大基地之一(另为广东、江苏),目前年繁育异育银鲫“中科3号”夏花鱼种过亿尾,已普遍推广至黄冈全市以及湖南、安徽、河南、黑龙江、新疆等外省市。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黄冈水产科学研究所正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生产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力求成为全国最大的“中科3号”苗种生产基地。
2012年该良种场已纳入国家发改委投资计划,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阶段,项目建设面积达300亩,建成后的良种场将实现繁育设施现代化、三机配套标准化、水电路全面覆盖化、实验设备齐全、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其中苗种孵化设施占地约2000平方米,预计年孵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苗5亿尾,生产夏花鱼种8000万尾,冬片鱼种100万尾,优质亲本10000公斤。大力推动黄冈市及周边近3万渔户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总面积达50万亩,促进该品种形成产业规模化开发,以满足全国水产养殖市场的需求。
黄冈市还将继续加大对该良种场的投资力量,在湖北省首家异育银鲫“中科3号”省级良种场的基础上,全面打造成为国家级标准化良种场,为黄冈市全面推进“苗种名市、水产强市”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图一:成片的标准化苗种培育池)
(图二:二级高位净化池及蓄水池)
(图三:苗种暂养池及孵化槽)
(图四:职工在苗种培育池边泼洒豆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