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鲟鱼目前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均是最珍贵的水产品。尤其是鲟鱼鱼卵所生产的鱼子酱,素有“黑黄金”之称,营养价值极高,成为皇室贵族高档奢侈品,售价高达800美元/kg,其普通商品鱼售价也达40元/kg。正是因为鲟鱼价值连城,具有高额的经 济利益,市场前景好,国内养殖鲟鱼的渔民越来越多。
由于网箱养殖不受水域限制,江 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只要水深适宜,无有毒物质污染,都可以设置网箱养鱼,而且网箱养殖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品质高、味道鲜美、管理方便、操作灵活等优点。绝大多数渔民都选择网箱养殖模式。通过多年的养殖观察,发现鲟鱼网箱养殖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与思考,现将网箱养殖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
盲目扩大生产投资,迫使自然界大水面网箱养殖鲟鱼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
由于鲟鱼养殖带来高额利润,促进了鲟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渔民盲目扩大生产投资发展网箱养殖。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就架设网箱养鱼,既不调研养殖水源容纳量,也不做水质情况分析,更不考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使水库网箱养殖出现超负荷现象,造成水源污染严重,养殖水域区老化。遇到高温极端天气、鱼病增多,损失量大,每年投入的人工、饲料、苗种资金多,结果收获的成鱼现金少。
网箱布局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力
无论是水库、江 河、湖泊都有很多弯道,叉道。网箱布局不合理,设置过密,影响航运或水源污染。许多水域,存在网箱架设密度超出国家大水面网箱养殖标准的环境容纳量,有效水体的鲟鱼养殖密度太高,致使水流不畅,局部严重缺氧,残饵及鱼类排泄物不能迅速随水输送出去而污染水体,引起鱼病频发,致使网箱内鱼类大量窒息死亡,养殖生产中还存在日常管理不够规范,投饵比较盲目; 鱼病防治不得力;死鱼 、病鱼、生活垃圾等都往江里倾倒,加剧水体污染。
网箱养殖技术力量薄弱
1.缺乏投喂管理技术。一些渔民见别人养鱼发财后,盲目跟风,缺乏养殖经 验,投喂管理不到位,鱼病防治不到位,每年损失的成鱼比较多。据了解多数渔民投饵方法不科学,生产操作管理不规范,选择饲料生产厂家不正规,每年因人为因素造成鲟鱼死亡的比例大。
2.缺乏放养技术。鲟鱼比较娇嫩,对水温、养殖环境要求严格,不选择合理的进箱时间、进箱规格,容易造成大批量的死亡。进网箱养殖的鲟鱼宜在冬、春季放养,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大且整齐、体长达到15cm以上,完全能够摄食配合饲料,成活率才有保障,鱼苗太小或饲料驯食不够,进网箱后死亡率高达60%以上,放养密度不宜过高,鲟鱼身体表面有坚硬骨板,放养密度过大时,鱼抢食激烈,鱼体相互磨擦碰撞容易受伤,极易感染病菌死亡。
3.缺乏鱼病防治意识。许多渔民在养殖过程中缺乏鱼病防治意识,平日里不加强鱼病预防工作,直到鱼生病出现死亡后,才提高警惕,进行治疗,其实以为时过晚,网箱养殖密度高,鱼病传染快,短暂几天时间就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
苗种质量无保障
鲟鱼养殖市场出现高额利润后,全国各地都有苗种生产厂家,有野生捕捞鲟鱼亲鱼进行人工繁殖鱼苗,也有人工养殖鲟鱼达到性成熟后进行人工繁殖获得鱼苗。野生捕捞的鲟鱼亲本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里,母体很有可能携带细菌性、病毒性鱼病寄生鱼卵中,催产后通过受精卵或鱼苗携带到各个水域造成病源交叉感染。同样人工养殖的鲟鱼若鱼种消毒不严格,也会通过鱼苗携带到养殖水域。每年网箱养殖鱼病增多,而且一年比一年难防治,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 济损失,因此在进购鱼种前一定要做好鱼病检疫工作。
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网箱养殖每年损失的鱼比较多
鲟鱼属于偏冷水性鱼类,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超过26℃以上最容易爆发细菌性鱼病,尤其是史氏鲟、达氏鳇以及两者杂交子一代品种,1.5kg左右规格的鱼种最易得病,死亡率高达70%以上。近几年极端的高温天气,给鲟鱼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 济损失,因此网箱养殖选择养殖品种非常关键,应根据不同品种鲟鱼的生活习性,来确定养殖品种。同时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加深网箱深度,降低养殖密度。
养殖生产中存在的几大误区
1.无饲料质量品牌意识,那种饲料便宜就喂那种饲料。摄食饲料是鲟鱼获取能量从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唯一途径。饲料品质决定水产养殖中饲料的投喂效果,饲料质量差,直接影响鲟鱼摄食和消化吸收,使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升高,鱼体生长缓慢,容易生病。市场上鲟鱼饲料品种多,价格高低不一,养殖者缺乏对饲料品质认识,不考虑饲料的营养性,只要价格便宜就可以,结果造成饲料利用率低,浪费性大,水体污染严重,鱼体抵抗力差,发病几率增多。
2.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加大饲料投喂量,促进鲟鱼快速生长。鲟鱼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生长迅速,超过适宜生长水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许多渔民根据鲟鱼生长特性,为了抓季节、抢市场,加大数倍的饲料投喂量,促进鲟鱼快速生长。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过多,饲料中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适合;有的为了饲料销量大,加有大量的生长素、激素之类,致使鱼类生长过快,肝的负担过大,从而易发肝病。到了高温季节,水温过高、养殖环境恶化,鱼病爆发,大部分鱼出现鳃发白,肝脏出血坏死,尤其表现在1-2kg左右的鱼种,死亡率高达70%以上。
3.鱼药量越大治病效果越好。许多养殖户在鲟鱼没有得病之前,不预防、不重视,一旦发病盲目投药、过量用药。既不分析发病原 因,只凭经 验用药,而且高剂量用药,用药剂量高出安全剂量10倍甚至几十倍以上。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先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准确测算,用准药量,对外用药,全池泼洒,要准确计算池水体积,并应考虑到水质特点及当时水温等的影响,内服药物的剂量以每千克鱼体摄食到多少药物来表示,配制药饵时,还应考虑到药物在水中丢失的情况。注意估算鱼的总数量,要考虑到各阶段生长增重的比例,不能以投放鱼种计算药饵的投喂量。
4.西药原 粉治疗鱼病效果好。在现实生产中滥用鱼药相当严重,违禁鱼药屡禁不止,药物残留超标,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人身健康安全。许多西药如氯霉素、呋喃唑酮、环丙沙星、恩若沙星等禁止使用,但在实际生产中养殖者缺乏认识,总觉得西药治病效果好,饲料仍然添加违禁鱼药。鱼病关键在于预防,只要养殖者按照正规的技术流程、标准操作,规范养殖,降低养殖密度,改善养殖水环境,选择优质饲料科学投喂,定期添加中药饵预防,减少鱼体发病几率。
健康发展鲟鱼网箱养殖的对策
1.调查与管理。对养殖水面环境容纳量调查和研究,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有计划地对分布过于集中、网箱设置过于密集的养殖区进行疏散,合理布局,争取把网箱向湾外发展,以减轻内湾负荷,改善水环境。
2.选择优质的鲟鱼品种,提高养殖鱼类的质量档次。通过对野生鲟鱼种的选育,走向人工培育鲟鱼亲本选种育种;进行遗传改良,培育优良品种(系)及单性化、多倍体苗种;提高养殖品种的抗病能力。
3.投喂优质配合饵料,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水域污染。根据不同品种、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投喂高效、适口的人工配合饵料。这样既提高了饵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又避免了劣质饲料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
4.加强病害防治,推广健康养殖模式。通过降低养殖密度,减少抗生素用量,开发高效低残鱼药,采用科学养鱼技术,建立健康养殖模式,加强病害监测预报。同时加强养殖管理,及时发现患病个体并进行防治,防止病害水平传播,使病害在传播前得到控制。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