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传统的高位池养虾模式,十年内会被淘汰。”关于阳西关老板设计的连通高位池养虾模式的报道(详见南方农村报1月22日10版)推出后,引起了@农财宝典水产版新浪微博粉丝的热烈讨论,有网友对传统高位池养虾模式作了如上判断。不少网友表示,关老板设计的养殖模式新颖,值得一试,但相关细节有待完善。
“这种循环模式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稳态,会降低外源干扰所带来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切断外源风险,因为水体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必定会有损耗,还是需要外源水的补充。”1月28日,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水产业务部经理刘涛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老板设计的模式值得鼓励和尝试,他建议在鱼池和虾池中间再加一个消毒池,鱼池的水经消毒池处理后再输入虾池中,并且在鱼塘鱼种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滤食性和底栖鱼。
对于鱼池中该养什么鱼,海南广泰海洋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皓表示,如果鱼塘是不投饵的,须养殖杂食性和滤食性鱼,饵料来源除了流入鱼塘的虾料残饵、死虾、排泄物,还有由此被降解、利用和重新转化成的浮游生物。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常规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的经济价值并不高,要考虑好多大虾塘与多大鱼塘匹配、多少养虾密度与多少养鱼密度匹配,才能既保证一级养殖(虾塘)对二级养殖(鱼塘)的饵料支持,又保证整个模式的最大综合效益。“或许可以考虑罗非鱼。”黄补充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卓佳认为,该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是可行的,关键要处理好两个池塘中的环境平衡与养殖效益问题,也就是要综合权衡养殖鱼类的选择及养殖的期望值。如果养殖高效益的肉食性鱼类,其自身污染可能甚于对虾;如果养殖滤食性或杂食性鱼类,相对于高位池的建造价格,成本可能有点昂贵。“或许可以考虑用一个土池与养虾高位池相连接,土池可以养鱼、养贝或养藻。”李卓佳说。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越来越关注,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是否会被淘汰?对此,业界看法不一。
“正大已从两个方面验证了传统高位池模式的弊端,一是大量换水和大量排污带来的养殖水环境的污染;二是从生物安全控制方面来讲,大量换水会带来更多风险。”刘涛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国内的对虾养殖可以泰国、正大为风向标,正大已从2012年开始大力推广循环水、零排放的“特宝模式”,这种模式无论从生物保全方面,还是从环境保护方面,都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黄皓也认为,从环保的角度上讲,传统的高位池模式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缺陷。对虾的池塘精养模式应该在目前现有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强化池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池塘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提高对虾池塘精养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孙成波教授告诉记者,虽然2012年高位池养殖的成功率很低,但病害是普遍的,原因很复杂,高位池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养殖模式。
他认为,高位池其实一直在发展和进步,从最初的没有过滤、没有水处理,到现在完善水处理系统、混养模式等的出现,都是在创新。“当然,一些大排大灌、没有水处理的传统高位池的确应该被淘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