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广东是全国水产养殖大省之一。近年,根据市场供求和行情走势,一个极具生态保护、环境友好、优质高效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在南粤大地悄然兴起,这就是多品种立体混养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同一水体栖息不同品种,这些品种之间以水体为脐带,存在着共栖共生关系;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纽带,存在着物质和能量转换关系。而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养殖生产实践,发现该关系具有极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在人们追求高品质水产品的今天,该模式得到业内外推崇,正在以一热潮在全省到处兴起。
首先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是广东乃至全国商品淡水鱼养殖主产区,在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时期,产量就是产值和利润,人们追求高产,无论是传统的家鱼品种还是以后兴起的名特优新品种,人们最关注的是产量。随着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水产品质量安全就突显出来了,人们被迫在水产养殖模式上寻求突破,其中之一就选择主养优质品种辅以传统家鱼的生态养殖模式。
例如顺德创造的鳖鱼混养模式,就是池塘主养中华鳖,适量投放一些生活在水体下层的塘虱、山斑鱼、鲫鱼等经济鱼类品种,让其直接吞食中华鳖在摄食过程中弄到水中的饲料,再投放一些在水体中、上层活动的滤食性的鲢鱼、鳙鱼和草鱼,让其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实现环境优良。通过该模式养殖生产出来的不论是中华鳖还是传统的家鱼以及名优新品种,都呈现出极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以时下市场价格为例,过去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达到商品规格的中华鳖市场价格只有15元/500克,而按照该生态养殖模式生产出来的中华鳖市场价格高达40元/500克,且供不应求。除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之外,通过该模式养殖出来的中华鳖无论是知名度还是美誉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和过去都不可同日而语。例如
顺德甲鱼于2012年11月9日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农村报、南方农产品贸易网承办的“2012广东十大最具人气土特产”评选活中荣获“最具魅力土特产”称号。
其次是在沿海和广大内陆山区。过去,该地区主要养殖传统的家鱼品种,诸如青、草、鲢、鳙、鲤、鲫、鳊、鲮以及罗非鱼、塘虱等鱼类品种。起初,他们主要采用多品种立体混养,而且主要投喂青草等饲料,单产较低,效益不高。以后,人们为追求产量,采取高密度单养,高强度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在实现高产的同时,其口感、品质、风味却下降了,经济效益也下降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高品质成为时尚,这迫使水产养殖从业者找寻突破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样,大家不约而同把眼光投向了多品种立体混养模式,只不过,人们从当地渔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选择的是鱼鳖混养模式。
该模式最大特点家鱼是中华鳖由主角变为配角,传统的家鱼品种成为主角,人们在主养家鱼品种的同时混养一些中华鳖,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中华鳖习惯在底部运动,该活动能加速淤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防止水质突变,有利于净化和稳定水质,促进鱼类生长; 二是采用鱼鳖混养以后,鱼类不仅可直接摄食中华鳖的残饵,而且有机物的分解为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又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了大量的饵料,使一种饲料在池塘中得到多次反复地利用,大大提高了饲料和饵料利用率;三是中华鳖能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或死鱼,从而防止了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减少了鱼发病的机会。
更重要的鱼鳖混养生产出来的生态有机优质水产品,其肉质、口感、品质和风味得到大幅度提高,成为市场畅销产品,给养殖者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该生态养殖模式生产出来的传统家鱼市场价格就比普通养殖模式高20—30%,就是同一草鱼,别别人4—5元/500克,而它却能卖到6—7元/500克,而且极易出手甚至脱销,供不应求。
创新无极限,只要依照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破茧而出,羽化成蝶,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