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连片的鱼塘整齐划一,鱼塘四周都是斜斜的水泥护坡,塘里的增氧机欢快地转着,激起阵阵浪花……这是记者10月11日在广西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刘月思养殖场看到的景象。
去年广西财政安排7000万元资金对鱼塘进行改造,如今已完成示范改造池塘近2.6万亩,带动低产池塘改造在20万亩以上。塘改之后,同样面积的池塘可以养更多的鱼,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另一方面,塘深了,水多了,养出来的鱼更健康,群众吃鱼也更安全了。
养鱼密度提高
养殖户收入大增
“塘改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塘体增高后,养殖密度大了,以前平均亩产只有500公斤左右,现在保守估计在800公斤以上。”10月11日,在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的“谢德鱼虾养殖场”,现场管理人员石先生对记者说,当初建场时未经科学规划,每个池塘建得参差不齐;经过多年的养殖,塘底有很厚的淤泥;池塘四周护坡是泥质的,不少地方已破损,渗漏比较严重。“每亩产量逐年下降,经济收益也越来越差了”。
“去年,我们的养殖场被列入政府池塘改造项目,财政扶持138万元,自己筹措279万元,我们拿着这417万元,进行池底清淤、塘堤硬化、变器压及供电线路更新、增氧机添置、道路和进排水系统建设等。”石先生说,改造后,池塘深度由原来的1.5米提升到现在的2.5米,增加了池塘容积量,池塘四周护坡变成了水泥护坡,还专门铺了一条1500米的进场水泥路,其他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今年预计产值在千万元以上,比改造前新增产值300多万元。
采访中,养殖户们均表示,塘改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据北海铁山港区养殖业主庞先生介绍,池塘改造后,放苗量增了一倍,产量、产值也提高了近一倍,“同时由于池塘保水性好,节水、节能效果明显,综合效益也出来了”。
鱼虾生存环境好
肉质结实品质高
在刘月思养殖场,业主张小华说:“以前我们这里只养虾不养鱼,塘改后,两样都能养了,生活在上面的是罗非鱼,它们吃剩的饲料沉淀下去后,会被下面的虾全部吃完,光是饲料费就省了不少。”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康佳龙农牧集团总经理朱冠华先生说:“由于池塘高了,水体多了,鱼的活动空间就大了,它们的运动量也就大了,鱼虾的肉质更结实,吃起来口感更好。”
据了解,塘改之前,由于池溏浅、水不多、水质容易混浊,养殖户会用一些酸石灰、漂白粉之类的调水剂进行清洁、消毒,这些东西用多了,会对鱼虾的品质产生影响;现在淤泥少,滋生的病害少,水质也变好了,用药的频率和数量跟着减少,鱼虾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由于池塘加深,水面拓宽,一些养殖户开始养一些名贵的水产种类,收入也将水涨船高。朱冠华说:“塘改以后,我们放养了桂花鱼、丁桂鱼、中华倒刺鲃、脆鲩鱼等,以前因为售价不菲,这些鱼被称为
"贵族鱼
";而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这些
"贵族鱼
"的身价也将降低,到时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了。”
水产发展潜力大
做好这篇水文章
“水产养殖不与粮食争田地,又能让群众饱口福,所以必须要做好这篇
"水文章
"。”据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梁雨祥说介绍,广西沿海和内陆分别有1000多万亩的水域面积,目前开发利用率不到10%,且渔类品种十分丰富,像钦州、北海、防城港的大量滩涂,完全可以开发成万亩连片鱼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多样化的水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不少人从喜欢吃肉慢慢地转变到喜欢吃鱼,而且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形势也越来越好,所以发展水产养殖的潜力十分巨大。
“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它有利于推动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梁雨祥说。比如康佳龙集团的池塘改造后,一个生态渔业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如今他们决定借助养殖场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做大这条产业链,拟投资3.5亿元,进行生态养殖、休闲渔业与观光体验农庄项目开发建设,要打造一个大型综合性旅游休闲农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