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养殖新闻 > 综合养殖 > 养殖综合 > 正文

浅议家鱼自然产卵受精与湿法人工授精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2/7/27 9:01:29  来源:余干县水产局   编辑:罗诗吟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核心提示:受精(fertilization)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动物 (包括家鱼) 受精在细胞水平上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受精(fertilization)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动物 (包括家鱼) 受精在细胞水平上,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3个主要阶段。激活可视为个体发育的起点,主要表现为卵质膜通透性的改变,皮质颗粒外排,受精膜形成等;调整发生在激活之后,是确保受精卵正常分裂所必需的卵内的先行变化;两性原核融合起保证双亲遗传的作用,并恢复双倍体,受精不仅启动DNA的复制,而且激活卵内的mRNA、rRNA等遗传信息,合成出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 


  动物(包括家鱼)受精后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需要经历三个过程:1.定位;2.黏附;3.穿透。着床后迅速发生蜕变。动物(包括家鱼)的精子不像低等植物如苔藓植物的精子有明显的趋化性,而是靠自身主动运动或依靠生殖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抵达卵子附近。 


  受精是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受精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鱼苗生产量的高低,所以把好受精关,在家鱼人工繁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的方法具体说有四种,一是自然产卵受精,二是湿法人工授精,三是干法人工授精,四是半干法人工授精。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实践中,前两种比较普遍采用。 


  究竟哪种方法受精率高?目前,业界意见不一,有的认为自然受精的受精率高;有的认为湿法人工受精的受精率高。从家鱼人工繁殖实践过程中,就前两种受精方式作了实践比较。 


  根据监测的数据结果显示:湿法人工受精的受精率普遍要比自然产卵受精的受精率高,其高出值有时达20%。草鱼平均高10.1%,白鲢平均高10.2%。其主要原因一是湿法人工授精方法精子和卵子的活动范围小(只局限在单架内),结合的机会多;而自然产卵受精往往由于发情激烈,卵子和精子射出较远,分布范围大,影响受精率。二是湿法人工授精确保了精子和卵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相互接触,从而提高了受精率。三是湿法人工授精是把精子和卵子同时挤压在体外,同时人工均匀搅动单架内的水,使精卵结合的机率大大增加;而自然产卵受精在精卵排出体外时,只是亲鱼用尾巴把水搅动,远不如人为搅动水那么充分、均匀,而加之自然产卵受精往往精卵不能同时排出,且卵子刚刚产出体外时有下沉趋势(由于未吸水膨胀),而精子排出体外遇水即散,由于池中水流作用,扩散极快,从而影响了受精率。 


  通过上述实践结果比较、分析可见,湿法人工授精优于自然排卵受精,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能够获得较高的受精率,提高鱼苗生产量。 
编辑:罗诗吟 访问人次:3351 关键字:产卵,人工授精,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养殖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