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记者从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获悉,日前研究所成功繁育出约5万尾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杨元金介绍说,这5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是从约10万枚“子一代”的中华鲟受精卵中孵化出来的。所谓“子一代”中华鲟,就是利用野生中华鲟亲鱼,经过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
记者从研究所的幼鱼培养箱看到,刚孵化出的中华鲟幼苗还没有发育完全,外形类似蝌蚪,正成群结队在水中畅游。体型稍大的,外形已接近成年中华鲟,呈纺锤形,头尖吻长,体被覆五行骨鳞,看起来非常神气。
2009年,中国成功实现中华鲟全工人繁殖,但最多时出苗不足2万尾。杨元金说:“此前还不能算是大批量。这次成功繁育5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标志着我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已全面成熟。利用全人工手段保护中华鲟,已成为现实可能。”
工作人员将对这批子二代中华鲟进行野化驯养、强化培育、海化试验等研究工作。争取在明年4月份开展实验性放流。
据介绍,这次人工繁殖中华鲟的孵化率约为50%,高于野生条件下的孵化率。由于野生中华鲟产卵受场地、水流以及周围食卵鱼类的影响,孵化率一般低于30%左右。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数亿年,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为国家一级保护水生生物,被誉为“活化石”。由于数量稀少,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据中华鲟研究所所长陈磊介绍,中华鲟最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物种习性。“这个物种染色体是多倍体,基因信息量大。他们经历了各种环境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具备了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江水和海水中生存,成熟后洄游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
上世纪80年代,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切断了中华鲟至金沙江洄游的通道,这种珍贵的水生生物的生存问题引起世界普遍关注。1982年,中国建立国内唯一一家保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对中华鲟的繁殖、培育和放流进行专门研究。目前已累计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近500万尾。
杨元金介绍说,目前科学家已基本摸清中华鲟的产卵时间场地以及参与产卵种群的短期变动趋势。长期监测研究表明,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已经形成固定的产卵场地,每年都会有成熟的中华鲟,从大海洄游至此产卵。
“然而,近年研究也表明,野生中华鲟资源出现了总体数量减少、雌雄比例失调的苗头。如今,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了突破并走向成熟,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技术条件。”杨元金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