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池塘的放养模式决定了养殖效益的好坏。设计好了放养模式,养殖就成功了一半,配合后续的科学管理,必将取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能否盈利,放养模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从近年来各地的养殖情况看,那些获得高效益的养殖户,都是采用了合理的放养模式。利用先进的养殖管理来提高产量和规避疾病等养殖风险,错开卖鱼高峰而获得更高的价格……从而获得比别人更高的效益!
一个池塘的放养模式就决定了养殖效益的好坏。设计好了放养模式,养殖就成功了一半,配合后续的科学管理,必将取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对放苗的规格、数量和品种搭配进行合理规划。在设计放养模式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如下五个问题:(1)放养密度多大才是最合适的?(2)如何提高鱼的成活率,减少死鱼损失?(3)什么时候卖鱼才是最划算的?(4)如何卖鱼产量才是最高的?(5)如何通过套养的品种增加收入?
一、设计好放养密度,保证高产量和低饲料系数
放养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产量低,经济效益自然低下;而放养密度过高,容易出现存塘量过大,生长速度下降,易暴发疾病,反而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导致饲料系数升高,最终可能高产,但不一定能获得高效益。
为了达到更高的产量,人们往往选择高密度放养。如果整体的投喂、水质等养殖管理技术没有相应的保障,就可能出现池塘中的鱼类还没有达到上市规格时,池塘的总存塘量就达到了“顶塘”状态,从而导致管理困难,如频繁浮头、投喂量大但生长慢、料比显著升高等。
当放养密度过低时,总产量会受到限制,而且因为密度低,鱼的起捕规格会增加,也会引起饲料系数的上升。如罗非鱼1.0-1.6斤/尾的价格差异不大,如果平均起捕规格在1.4斤/尾,则饲料系数会较大 ,不如控制规格在1.0-1.2斤/尾更划算。
广东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的55份数据统计如表1,从表中可看出,密度低于2000尾/亩时,亩产量最低,饲料系数也最高。而密度超过3000尾/亩时,则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与密度增加后,管理难度增加,疾病高发是相关的。因此,建议在此区域内,放养密度控制在2500-3000尾/亩是最为适宜的。
针对不同区域的养殖情况,设计放养密度时还需考虑水源条件、池塘条件、养殖品种、饲料选择、水质管理以及硬件设备等。
二、设计好放养规格,错开上市高峰,获取高额利润
以江苏省高邮鲫鱼主养模式为例来看,目前养殖户的鲫鱼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左右。鲫鱼价格在5-6月份时较好,因此养殖户集中在此时间段内起捕。但随着这个模式的推广,目前在5-6月份鲫鱼集中出售时期,价格相比年底来说,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另外,因为鲫鱼需在池塘中越冬,加之5月份部分鲫鱼达到性成熟而产仔。估计从年底到5月份,池塘中的鲫鱼会因为越冬和产仔而减重达10-20%,影响了亩产量。根据目前的放养密度,如果在年底起捕,比在5-6月份起捕的亩产量会增加125斤左右。
在价格波动不大的情况下,针对这个情况,我们需要对放养模式进行一些调整。设计的原则就是要让鲫鱼在年底起捕,因此放养的规格需要加大、放养的时间需提前、放养的密度需要适当降低等。
三、设计好放养的规格梯度,分批起捕,减轻池塘负荷
养殖过程中,受溶解氧、水体空间等条件限制,载鱼量存在一个上限,如果全年仅在年底卖一次鱼的话,将会限制产量的提升。例如中山黄圃的草鱼种养殖,一般年底存塘量在1500-2000斤/亩,而该区域产量可达到3500斤/亩以上。获得高产的用户每年的卖鱼次数都在5次以上,而卖鱼次数在3次以内的用户亩产量往往在2000斤/亩左右。导致塘租等固定成本在养殖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每斤鱼养殖成本增加0.6-0.8元。因此,要提高亩产量,必须改变“卖鱼=干塘”的传统做法。
再如佛山三水的草鱼养殖,在2009年之前,一般是放养一个规格的鱼种,便于年底一次性起捕,多年来产量一直在1800-2000斤/亩,效益很难提升。2009年底开始,放养多种规格梯度的苗种,亩产量达到3400斤/亩,提高了1400斤/亩以上。
四、设计好上市时间,规避疾病风险,减少死鱼损失
每个养殖品种都有一些特定的季节性疾病,例如罗非鱼的链球菌病主要集中在6-9月份爆发,主要危害0.5斤/尾以上的罗非鱼。如果我们能错开这个爆发性季节和发病的规格,就可以降低损失。一方面是保证罗非鱼在6-9月份达到0.8斤/尾以上的上市规格;另一方面,在6-9月份,降低存塘罗非鱼的养殖密度。
2010年,在广东高要区域,通过模式的调整避开了6-9月链球菌病的暴发高峰:
(1)在6月份之前把罗非鱼全部出售,然后投放0.1斤/尾左右的罗非鱼种进行养殖,没有爆发链球菌病;
(2)在6月之前,全程投喂高档膨化料,在6月初让30%以上的鱼达到上市规格,并起捕出售,降低罗非鱼的密度,也没有爆发疾病。
经过这样的调整,试验池塘不但在周边1000多亩鱼塘全部爆发链球菌的情况下安全度过,而且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2010年当地平均亩效益在1500元左右,试验塘亩效益达到3400多元。在模式上进行改变,错开一些季节性的疾病,不但能够降低养殖风险,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养殖效益。
五、搭配好套养品种,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养殖收入
除了主养品种外,套养品种,如白鲢、花鲢、黄颡鱼、鲫鱼、对虾等,如果能合理搭配,将会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对养殖效益的增加有明显的作用。例如在华中区池塘中套养黄颡鱼,每亩效益可增加200元以上;珠海平沙罗非精养塘中套养对虾,在不影响罗非鱼产量的前提下,每亩虾的产量可达500斤,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
整体而言,放养模式的设计只是一个开始,放养模式也决定了后续的养殖管理方法的差异。因此,需要因人、因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放养模式的设计。
表1 珠海平沙罗非鱼养殖数据统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养殖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