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泛塘很吓人,鱼能一下给你死光。那个臭啊,想都不敢想。”
静水养鱼,养殖大户有点苦恼 彭正中现在是四川省蓬安县泰丰农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2007年,他卖掉在外地的砖厂,回到老家龙蚕镇卿家坝村,与村民秦刚、彭建国、彭朝军、吴海林等租赁土地500余亩,开始养鱼。
在此期间,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苦恼也伴随而来。
彭正中等人的500亩鱼场由近10个大小不等的鱼塘组成,它们首尾相连,将卿家坝村环抱起来。由于是传统的静水鱼塘,为了改善鱼塘水质,彭正中等人每半个月左右要把鱼塘里的水放一部分到旁边的沟渠里,随后又从沟渠抽水上来,给鱼塘加水。他说,以前养殖密度不高的时候,水质优化还不是个难题,但是随着鱼塘养殖密度逐步增加,优化水质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
“由于是静水鱼塘,我们最怕的就是夏季鱼泛塘现象发生了。”彭正中向笔者解释,所谓的鱼泛塘现象,就是在静水鱼塘里,水不仅不流动,夏季,鱼塘水内部还分层,夏季太阳的强烈光照,可使上层水体的藻类摄取到大量阳光,产生溶氧,但是又因为太阳光让上层水体的温度增加,导致水体的密度降低,下层水体的密度增高,水体不能形成循环,导致上下水层会有一个温差,而这种分层就造成静水鱼塘下层溶氧更加紧缺,有机物的氧化也更加缓慢,水越来越脏,最终,这种膜一样的东西很快就会在水面蔓延,把整个鱼塘封得严严实实,一旦发生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上层池塘水也跟着变凉,密度加大,变重,沉到池塘底部导致缺氧,鱼泛塘也就不可避免了。
“泛塘很吓人,鱼能一下给你死光。那个臭啊,想都不敢想。”
“如果一号鱼塘得了病,势必影响下游所有塘的水质。”彭正中指着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几个鱼塘说,鱼塘有病,就得清塘放水,放水的过程是从一号鱼塘到二号鱼塘,直到最后一个鱼塘,这样的结果就是带有病体的水将所有经过的鱼塘都给污染了。
“排水是个难题,水的回填更是一个难题,要么掘井引水,要么等天下雨。”说起鱼塘面临的难题,彭正中寝食难安。
一次“手术”,500亩“静水”变“活水” 2008年底,彭正中等人回乡创业养鱼的事,被《南充日报》报道后,引起了省、市水产部门和蓬安县水务部门的关注。
2010年6月的一天正午,彭正中汗流浃背的在养鱼场拌饲料时,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吉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来到鱼塘边,拉着彭正中的手说,县上将以项目的形式对他加以扶持。当年国庆大假期间,县水务局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了场,经过3个多月的昼夜施工,一个投资70多万元的新型鱼塘水循环装置安装成功。
笔者了解到,这个水循环装置包括水泵、分隔鱼塘水域的导流板、集污槽、排污管和栅网等。集污槽设置于鱼塘底部,集污槽上部开口的水平面低于鱼塘底部最低处,栅网封盖于集污槽的上部开口上,排污管的一端进水口设于集污槽的底部,另一端出水口设置于鱼塘外,导流板把鱼塘的水域分隔为一闭合循环的水渠,水泵置于水渠当中,从水渠的一侧吸水,向另一侧喷水,从而推动池水在水渠内循环流动,排污槽设置于水流的弯角处,食物残渣和鱼的排泄物随水流流到此处沉淀下来,在落差形成的压力差的作用下从排污管排出,达到清理鱼塘和保持水质的目的。
“自从安装了鱼塘水循环装置,彻底解决了以前所有令人头疼的问题。”说起这个新装置,彭正中赞不绝口。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