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3个月成功繁殖4000尾娃娃鱼
日前,记者来到黔江区五里乡灰千梁山脚下,见到了重庆市玮玥源大鲵养殖基地。据介绍,这是渝东南首例大鲵人工繁殖成功,3个月成功繁殖4000尾娃娃鱼。
花40万元买回1000尾种鱼
“大鲵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食用、药用、观赏和经济价值。”技术饲养员易宇介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这一家族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3亿5千多万年,是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至今的珍稀野生动物,仅在中国、日本、美国3个国家有少量分布,是世界现存两栖动物中体型最大、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是与大熊猫、白鳍豚媲美的活化石。
易宇告诉记者,玮玥源大鲵养殖基地有1000尾种鱼,是公司总经理王钦媛2009年3月花40万元,从陕西汉中一家养殖场买回来的。
据《本草纲目》记载:鲵鱼,在山溪中,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又名人鱼,俗称“娃娃鱼”。至今,在贯穿中国黔、湘、鄂、川的狭长弓形地域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域的石灰质山区,人迹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娃娃鱼”依然以王者的姿态盘踞在水域生态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
山涧溪流成仿生态大鲵养殖场
厂房的左边,是154个仿生态繁育池。“这仿生态繁育池里的山涧溪流,是为了提高大鲵人工养殖的存活率和繁殖能力,根据野生大鲵生活环境建造的。”易宇告诉记者,“娃娃鱼”很敏感,一般生活在水质清澈、有回流水的洞穴中,温度必须长年保持在20℃左右,对水质和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它们昼伏夜出,幼体群居,成体散居,摄食水生昆虫、鱼虾、蟹类、蛙类、蚯蚓等。
“它们在石板下。”见记者迷惑,易宇揭开一块搁在池子里的水泥板,下面几条约1斤重的大鲵露出真容:黑黑的像蜥蜴般的身子,在光线下不停地游动。显然,它们对突然的光亮很不适应。
照相闪光至15条“娃娃”鱼死亡
易宇介绍,“娃娃鱼”很敏感,怕光。习惯呆在黑暗的地方,不能跟普通鱼类一样露天放养,必须盖起房子,既有利于保温,同时也能遮光遮阳。
“刚孵化出的小‘娃娃鱼’对环境要求最高。”易宇说,刚孵出的小“娃娃鱼”需要一个安静、黑暗的环境,不能见光。
“记得,2009年9月大鲵自然产卵受精获得首次成功时,几个工作人员特别兴奋。为了记录第一次大鲵孵化成功,我们迫不及待的,捞出了15条幼鲵照相留影。意想不到的是,15条幼鲵受了相机闪光灯的影响,足足3个月没吃东西,最后全都饿死了。”易宇说,“如果不是我大意,那15条幼鲵就不会死。”事隔一年多,说起那次意外,易宇仍是一脸的自责。
23个月成功繁殖4000尾“娃娃鱼”
“我们基地大鲵人工繁殖成功,在渝东南是首例呢!”易宇告诉记者,虽然渝东南有人养殖大鲵,但是都没能繁殖成功。这个养殖基地,23个月已成功繁殖2次,共孵出4000余尾“娃娃鱼”,加上大鲵亲本(种鱼),现在共有5000多尾大鲵,其中最大的有1斤多!
“大小不一的大鲵因为喂养的时间不同,不能放在一个池子里,要分开养殖。小大鲵,2至3天喂养一次;大鲵亲本(种鱼),8至9天喂养一次;中大鲵(1斤至2斤),3至4天喂一次。”易宇说,喂养小“娃娃鱼”时,要把食物剁碎,不然它吞不下,每天早上还要清理池子,给他一个干净的环境。
养“娃娃鱼” 助50户农户增收
细沙河发源于渝鄂交界的灰千梁子原始森林,于阿蓬江镇汇入阿蓬江。五里乡是“娃娃鱼”的原产地,以前在这里曾经出现过野生娃娃鱼。“我还亲自看到过的呢,只是当时不知道那就是娃娃鱼。”当地75岁的王姓村民说。
如果水质不好,大鲵养殖就不容易成功,玮玥源大鲵养殖基地之所以选择五里乡,就是看中那里优良的水质,现在该基地主要是以大鲵驯养、繁殖为主,同时兼营大鲵生态旅游观光、营养美食休闲,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
“2011年时,50户农户养殖大鲵的池子已经建好,预计每户养殖10到20条。”易宇告诉记者,他们将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户养殖大鲵,实现增收。
“我家准备养殖15条大鲵,现在大鲵市场价1000多元1斤,养殖大鲵肯定能助我们走上致富的道路。”村民向号说。大图为成年娃娃鱼。小图为孵化中的娃娃鱼卵。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