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上海海洋大学于2003年承担《虾类温室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开发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开发出3种廉价、高效集约化室内虾类健康养殖模式,在天津、山东和上海郊区等地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上海海洋大学联合新疆奔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虾类温室集约化养殖技术在新疆地区的开发利用》课题,近期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将对新疆渔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课题组根据“低成本,就地取材”的实施原则和已开发的养殖工艺,设计新疆地区虾类温室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方案,摸索出一套适合新疆当地虾类养殖的水质水温调控技术和病害综合控制技术。通过实施课题,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养殖技术工艺流程,1000 m3养殖示范点虾平均体重达到12g,单位水体产量大幅提高至2.79kg/m3,成活率平均55.15%,饵料系数1.16,耗水量0.85t/kg。在养殖水体为2878m3的25口养殖池中,放养149万尾虾苗,产量达到7790 kg,单位水体产量2.8kg/m3。其中单位水体产量超过3kg/m3的养殖水体为1044 m3,成活率32.61%-70.43%;其中,成活率超过50%的养殖水体为1896 m3,饵料系数为1.19,耗水量为0.77t/kg,平均体重12g以上的的养殖水体占58%。
虾类温室集约化养殖技术在新疆地区的示范推广过程中,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水温调控:新疆昼夜温差大,水温难以控制,不利于虾苗淡化暂养。针对这一特点,课题组采取相应措施,在6-9月采用水泥池淡化暂养,在其他月份采用虾苗淡化箱,保证水温恒定和水环境稳定,从而提高虾苗成活率。在养殖中通过补充井水保证水量平衡和调控水温,当温度低于24℃时,适时采用热水管道加温,控制水温在29±1℃。
二是水质调节:课题组分析测定水源水样的化学成分,根据虾的生物学特点,设计开发了不同盐度的虾暂养和养殖用水的海水化学配方。养殖期间,定期测定水质的理化指标。同时,采用人工湿地增强对养殖池水质的调控。
三是技术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虾类温室集约化养殖技术与水质调控技术培训,受训人数共计55人次;安排相关人员前往相关实施基地和推广点实地考察、调研。撰写了新疆高寒地区虾类高密度温室集约化健康养殖工艺与技术规程,制定了《新疆高寒地区凡纳滨对虾温室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病害综合控制技术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