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现在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这意味着商机,谁要养出‘健康鱼’谁就会赢!”在水产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吴泉明,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他认为不改变现有的水产养殖组织形式,“健康养殖”就会成为空话。
9月2日,科技日报记者在仙桃市见到了泉明水产专业合作总社理事长吴泉明。他谈起合作社来兴致勃勃。
吴泉明生长在湖区,16岁踏足水产养殖,做过水产技术员,当过技术推广站站长。1992年,在全国经商大潮中下海,在荆门建起了最大的苗种孵化基地。
2003年,在仙桃市“返乡投资”的召唤下,吴泉明回到家乡办起水产养殖公司。在此期间,不安分的他还做了“通威”的代理,卖起了鱼饲料,又去清华大学读了MBA班。
从清华大学学习回来以后,吴泉明产生了做品牌的想法。他深知打造健康养殖的品牌,必须走“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吴泉明意识到创办合作社可以实现他的梦想。
吴泉明说,把别人钱装入自己口袋和将自己的思路装入别人大脑都是很难的事。要想农民加入合作社跟你干,你只有把钱装进他的口袋,才能把思路装入他的大脑。这就是我们用“七项服务”的理念让社员赚钱,实行“五统一”达到健康养殖,“健康鱼”的高效益可以带来更大规模的健康养殖。
泉明合作社首先从服务入手,投资200多万元用来修路、架电线,完善渔业生产基础设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广大渔民的信赖,当年就吸引了200户社员加盟。泉明合作社又一鼓作气,在社员中按照统一养殖模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使用饲料、统一使用无公害药品、统一销售成鱼“五统一”方式组织生产,壮大养殖规模。
“五统”强调统一管理,充分激发养殖户积极性,一方面有成熟技术作后盾(统一药物、统一操作规程),鱼病防治不用操心,另一方面批量采购大大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了水产的健康养殖,提高了经济效益。
石山港村渔民张桃阶有20亩鱼池,养了四五年鱼,去年加入了合作社才尝到赚钱的滋味,且遇事有了靠山。
今年8月初,张桃阶就遇到了麻烦事,要上市的大鱼一网起来就死,他找到了合作社。合作社技术员对鱼池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水中亚硝酸盐偏高,便先后两次投放化学制剂降解。合作社不仅解决了他的技术难题,还帮他以较好的价格卖了1300多公斤草鱼。
吴泉明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给社员提供技术、资金、信息、饲料、生物制剂、基础设施配套和销售等七项服务,社员从合作社获利至少有三笔:一是饵料系数降低0.1—0.2,每亩增收200元;二是药物每亩降40元;三是产量每亩增75公斤,增效300元,合计每亩增收540元。
2009年社员养殖总产值1.57亿元,比2008年增值1633万元,增幅11.6%,户平增收1.6万多元,亩平增收544元,比非社员每亩增收385元。
社员从健康养殖中获得了利益,合作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短短3年,该社由最初的资产800多万元、社员200户、水面6000多亩发展到总资产达6000多万元,社员1019名,养殖水面30006亩。覆盖了大半个仙桃,一举成为湖北省规模最大的水产专业合作社。
吴泉明说,泉明合作社未来5年要扩大核心基地2万亩,吸纳社员3000户,发展养殖水面10万亩以上。同时,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从源头打造一个叫得响、信得过的绿色、生态、环保品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