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从刚刚结束的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五”期间,我国渔业按照“以养为主”的发展方向,在质量安全水平上取得了较大幅度提升。
“十五”期间,我国水产品药残检测综合合格率由2002年的89%提高到“十五”期末的95%以上,特别是氯霉素残留检测合格率由2003年的83%提高到2005年的98.4%。国内市场成交量不断上升,水产品出口连年增长。从2002年起,连续4年水产品出口贸易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份额从6.17%上升到10%,2005年出口额达78.9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近30%。
“十五”期间,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针对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较突出的状况,农业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氯霉素、恩诺沙星、孔雀石绿等重点禁用药物的专项整治活动,清理渔药市场,加大查处力度,渔药生产经营秩序初步得到规范,养殖过程中违法用药行为明显减少,企业和渔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有了较大提高。根据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实际和出口国对水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渔业主管部门在全国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公司+农户”等产业化形式,并在全国提出指导大中型养殖场、无公害产地和出口原料基地建立生产日志、科学用药、水环境监测、产品标签、原料监控等五项制度的要求,带动了养殖水产品质量的提高。
据了解,渔业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已达到613项,367个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化示范区陆续建成。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初步建成,水产品质量认证认可体系初步建立。
编辑:刘谦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