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日,从厦门检验检疫局同安办获悉,2009年同安检区累计出口水产品1417批、5.28万吨、8670.9万美元,较2008年同期分别增长83.3%、72.3%、93.7%,出口一路走红。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水产品出口企业陷入困境。针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厦门检验检疫局同安办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及进出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行动为契机,从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标准入手,创新检验监管模式,对水产品出口企业进行全力帮扶,促进企业发展。
聚焦质量安全出口合格率达到99.8%民以食为天,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
同安办抓好“侧重点”,聚焦质量安全这一“着力点”,倾情帮扶水产品生产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同安办组织一支精干的专家队伍,深入企业,指导检区水产品出口企业构建和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及认证体系,从制度上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企业质量管控体系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和审核。据悉,通过检企共同构建质量合作平台,2009年同安检区水产品出口合格率达到99.8%,较2008年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进行个性化帮扶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去年以来,由于国外对我国出口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不断提高,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各项成本不断上升,检区内水产品加工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在对外贸易中的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同安办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企业帮扶服务队,深化服务促发展,展开了“一企一策”、“一对一”的帮扶,对企业质管人员进行培训,以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全方位收集国外最新的技术标准和信息,及时通报给有关企业,以提高企业的应对能力。
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速度2009年以来,同安办进一步创新水产品检验监管模式,提升效率。针对水产品在非洲市场与欧美市场的准入条件存在明显不同的情况。同安办及时向厦门检验检疫局主管部门反映,提请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政策进行适当修改,根据输入地区的不同、水产品种类不同而实施不同的抽查项目和比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通关速度。
近几年来,同安办不断强化并宣传安全养殖模式,强化对水产品养殖基地规范化管理;加强对企业从原料采购、加工和出口前的检测把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帮助企业进行产品风险评估,提高低风险产品的把关放行效率,减少企业出口成本。
加强细分市场促进市场多样化此外,同安办积极帮助企业识别高风险品种和高风险市场,鼓励企业开发低风险品种和开拓低风险市场。据悉,2009年以来,由于海捕类水产品因未进行人工养殖,在兽药残留方面风险较小,同安办检区水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了海捕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出口量逐步增大,已经占据出口的大半壁江山,成为主要的出口品种,全年累计出口海捕类水产品4.29万吨、5809.5万美元,出口重量占到2009年水产品总出口量的81.2%。
根据检区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不同,同安办积极引导企业细分市场,在继续加大对欧美等高端市场开拓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大对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2009年检区水产品对新兴市场的出口量占到总出口量的88.5%,出口市场朝多样化的态势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