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孔雀鱼的发展
在1859年,德国鱼类学者Wilhelm C.H. Peters在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Rio Guaire(地名)地方发现孔雀鱼,因此他成了最早开始描述这种小型淡水鱼的科学家,由于孔雀鱼看来和Poecilia (鱼名)family的鱼类很相像,所以Wilhelm C.H. Peters就命名孔雀鱼为Poecilia reticulata。Reticulata这个字意指孔雀鱼身上部分重迭的鳞片形成蕾丝般的图样。1861年时,西班牙的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来自巴贝多(Barbados)的孔雀鱼标本,由于他没看到Peter曾经做过的描述,而误认为自己发现新的「属」。Senior Filippi发现到孔雀鱼看起来和Poecilia十分相似,于是将牠称作Lebistes poeciloides (Frazer-Brunner, 1953),而『孔雀鱼』这名称则是一直等到英国的植物学家Robert John Lechmere Guppy从千里达(Trinidad)带回一些标本回去鉴定以后,经大英博物馆的Dr. Albert Gunther(人名)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为表彰Robert Guppy,所称牠作Girardinus guppyi,『孔雀鱼』这名称从此才被确立。孔雀鱼的原产地是在委内瑞拉(Venezuela)、盖亚那(Guyana)、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地带和一些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上的岛屿。由于『孔雀鱼』拥有多种的色彩花样,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彩虹鱼。孔雀鱼会用牠朝上翘的嘴吃掉靠近水面的蚊子幼虫,所以野生的孔雀鱼曾在1930年代,被引进新加坡,来控制红树林沼泽地的蚊子数量(Herre, 1940)。
事实上,根据各项数据的记载,玩赏改良的孔雀鱼的风气最迟在1950年代就已开始。像蛇王、红孔雀这一类的鱼只可说是开路先锋。我在观赏ET30年特集时,特别注意到主角小男孩的房中有一缸孔雀鱼,里头便含有红孔雀及红尾蛇王【镜头有清楚的带到】,以体型来说,和现在的红孔雀相较一点也不逊色,一定是人工改良的产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红孔雀体型及色泽如此优良的主因。
国内国孔雀鱼的发展
国内的孔雀鱼以引进的历史来说,不会超过10年(这里通称的孔雀鱼是以纯系的孔雀鱼而言)。最初由贸易商引进,大部份的系统来自于日系,少数是德系的系统。事实上国内比赛的规则及饲养风格也大多偏向日本【尤其是纹路系的鱼只如草尾、蛇王、马赛克等】。
目前在国内玩家争相饲养的改良下,像马赛克、草尾、蛇王一类的鱼只,都有和日本抗衡的实力(当然是以一般的饲养条件作基础)。实际上像马赛克的发展,和日本就有较大的歧异。日本方面认为马赛克尾部要有红、黄、黑三种颜色构成。台湾方面则以偏好红底黑纹或蓝底黑纹的颜色,但不论审美观点如何,一心想作出优良的孔雀鱼都是值得我们佩服的。
在自然界中,有蓝色色泽的个体一般来说是偏少的。也因此六年前莫斯科蓝被引进的时候,造成相当大的风潮。一度饲养的人品可能多达众多孔雀鱼人口的50%以上。(以经营新未来旧版时注册的人口和饲养鱼只种类的比例推算)。比赛时单色组往往是一整片莫斯科蓝的天下。然而由于饲养人口众多满,又该种鱼只体型较大,易于饲养,造成整个价格的崩盘。【在南部的鱼场里,作者曾见过满满70几缸的深蓝-黑色的莫斯科蓝乏人问津】在众多饲养者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又慢慢的退却了。
在台湾,常常会有一窝蜂赶流行的情形发生。等到流行一过,遗留下来的破坏往往非当初引进者所能想到。像美国鳌虾、巴西龟都是很明显的例子。还好人工育成出的孔雀鱼极难于自然界中生存。在此呼吁各位新手或老手,一定要谨慎的评估鱼只的数量,由于孔雀鱼算是多产的物种【一胎多达40-60只】在玩家细心的照料下,可以全数育成,何况生产周期只有22-26天,因此若无详细计划,到时一定会鱼满为患。除了照料不来外,恐怕也失去养鱼最主要的目的-修身养性。
较好的方法是能够做好公母隔离,并且将多余的鱼只送出或卖出。总之,对孔雀鱼付出越多心血,越能得到漂亮的鱼只。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品种介绍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