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其他 > 病害防治 > 正文

隐患与安全:谁跑得更快?

发布时间:2010/1/7 8:11:59  来源:中国渔业报   编辑:吕晓峰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009年隆冬岁末,国内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官、产、研各方代表齐聚京郊,就“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项目进行回顾与展望,试图为突破目前可追溯体系构建中的困局找到“推手”。在多年快速成长的背景下,中国制度建设走到了一个新阶段的路口,旧的应对手段不足以抵御愈加频繁的国外挤压及国内机制运行矛盾,支撑“转型”、“转制”、“转轨”、“转变方式”的制度创新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可追溯”项目组始终坚持不懈地推动消除水产品安全隐患的监管制度建设。
  回溯———技术成型
  在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屡有发生的情况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研发获得农业部渔业局、科技部863计划等支持。2006年以来项目组前期技术设计开发一路走来风调雨顺并开花结果:开发了养殖生产管理系统、交易管理系统、消费者追溯系统和政府监管溯源系统,并已在广东省14家水产企业以及省级主管部门安装运行。其中为生产管理编制设计开发出了水产养殖管理信息系统和追溯系统,对水产养殖生产中育苗、养殖、饲料投喂和药物使用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管理。该系统具有信息管理和条码生成、追溯等功能,为实现水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从理论上说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政府监管部门、产业、消费者皆为受惠者。但实践中,可追溯体系建设从推进到与行政系统尝试性对接阶段开始的步履蹒跚。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凸显出的法规、组织、行政程序等制度裂隙,阻缓了可追溯技术体系链环的延伸,质量安全监管正行进在从乱到治的时间窗口。
  当前,责任重大的是人们必须面对一个抉择:一方面新的监管制度需要时间来建设;另一方面已知或未知的质量安全隐患向着破发的临界点积蓄,谁能跑得更快?
  践行———荆棘路
  实现水产养殖业无公害可控制生产、实现水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是提高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条不平坦的路。在技术体系与行政体系对接的关口,这条路比预想的还要难走。主要的难点在整个食品领域现行监管机制是不贯通的体系,作为一条线的可追溯系统穿越并衔接多个行政区域,协调变成艰难又耗费效率的工程,尤其在水产行业还有特殊的复杂性。表现为有限的管理资源与复杂巨量的监管对象之间的失衡,这让大量安全隐患得以潜伏,时刻威胁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具体如下:生产经营多样,缺少组织。产业的多样、复杂、无序是参会代表对监管体系构建困境的一致评价。水产品养殖者千家万户,经营方式多样,普遍缺少组织。养殖品种多,目前有二百余种,涉及面广,如苗种、水质、药、饲料等。
  监管、开发多头,缺少协调。在育种、养殖、运输、市场等环节构成的漫长产业链上,涉及到诸多政府监管部门。农业、工商、质监、卫生、食品医药、交通及各地基层行政部门和组织,基本各自为政,各管一段。各个部门在探索创新监管手段时不约而同都尝试“可追溯”,从各自角度开发设计不同版本的可追溯监管体系,其他食品行业也同样如此。农业部的农副产品可追溯体系构建乃至微观到水产部门均处于类似状态,推广总站、加工协会的代表也都表示各自已尝试开发设计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些地方政府也在行动。据介绍,目前,上海市搞可追溯体系设计开发的系统大概有四五家。
  多种理念、模式,有待梳理。在会上可以听到对构建质量安全体系的多种思路。就监管而言:一种思路是系统尽量简单,上一级追溯到下一级即可;一种求多功能,消费者可追溯到源头;一种便于国际接轨。对企业而言:成本增加却不见利益,这是试点企业反映最多的议题之一。让企业接受可追溯体系,是采用利益驱动为主的市场化手段,还是普遍责任主导的行政法规强制手段?需谨慎选择路径。还有代表就可追溯体系在践行中出现困难质疑现有模式,国际上有美日欧等多种模式,借鉴哪种模式更适于中国现有体制?
  选择———路在脚下
  显然,人们希望在散与管的失衡中植入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促进对立双方矛盾转化,因此在现实中需要找到撬动矛盾的支点,这才是会议的目的。
  建立长效机制,弥补现有体制的监管漏洞、消除监管盲区,提升产业水平,为渔业官、产、研各方共同的期盼。为了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记者归纳了会上一些应对之道,或许其中蕴藏着开启思路的钥匙。
  寻找一个重点。项目组针对产业复杂多样的现状,采取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推进策略,目前水科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研发的可追溯体系在广东省部分地区落脚。
  依托一个组织。与会专家提表面上看出了依托一个组织构建体系的建议。渔政、推广总站等都有从上至下的组织系统,依托这样的组织系统建设可追溯体系,也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完善一个框架。可追溯体系构建的两条腿中技术手段强、行政手段弱,因此一路跛行。将许可证、市场准入制等制度打包到可追溯体系内,增强体系执行力度的“钢”性。在这方面新的食品法已经给予法律支持,只是具体执行的问题。只有形成包含技术、法律、行政的完整框架,可追溯体系构建才能够真正站立起来,这是需要综合几种力量才能完成的工程。
  调整一个步调。渔业主管部门加强与卫生、工商等其他职能部门及地方政府加强协调是许多试点单位的建议。在渔业系统内部、在农业系统内部应加强协调,互相借鉴经验,共享行政资源和渠道,共同对外沟通、宣传等。
  前瞻———跬步致远
  从全社会角度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小部分,食品安全监管的总体操作方式类似“猫捉老鼠”游戏———追着事故跑。部门之间的监管盲区成了“老鼠”的“安乐窝”,这个问题提出了统一部署理顺系统的重要性。新的食品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需要点明的是,在新的食品法中还看不到建设“可追溯体系”的国家意志。宏观制度建设的难度,反映出无论水产品或其他食品产业的可追溯体系建设相似处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去看当前可追溯体系构建,我们的工作尚处于量变积累阶段。只有官、产、研三方相互配合,官方大力推动、研方配合、产方践行,不断推进,逐个克服困难,可追溯体系构建发挥作用之时,必将造福产业造福社会。
  水科院质量标准研究中心项目组以全球化视角审视之后认定:可追溯体系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建设的牛鼻子。从技术层面向行政、法律层面深入时遇到的问题是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一个需要整个行业乃至社会关注的课题。无论怎样,不能也不该等待新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出现再来加快推动可追溯体系构建,在这场竞赛中我们必须完胜。否则,对产业、对国民经济、对中国制造都是不能承受的打击也是无法向公众交待的失责。
编辑:吕晓峰 访问人次:5988 关键字:隐患,安全,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病害防治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