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资讯:
沙井蚝养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千年蚝香”,直至今天在沙井最古老的街道——沙井老街上。
曾几何时,在深圳养蚝的农民多达几万人,沙井蚝享誉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但近十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沙井蚝田在沙井乃至整个深圳竟“芳踪难觅”,蚝田已经基本转移到台山、阳江一带的海域。记者近日获悉,福永、南澳、内伶仃岛等深圳海域已建起了多个蚝类人工养殖基地,沙井本地也有科研人员在进行研究,也许有朝一日他们的努力会给沙井人的问题一个答案。
多国专家齐聚沙井学养蚝
宝安区农业局水产科吕科长告诉记者,从宋朝开始,沙井蚝一直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沙井人也在生产中掌握了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甚至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蚝文化”。
“老沙井”陈照根一辈子都在与沙井蚝打交道。据陈照根回忆,沙井养蚝的鼎盛期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鼎盛时期深圳蚝民人数达几万人,收入总数以千万元计,“当时耕田的农民每天最多只能赚几角钱,而蚝民每天收入却能达到3元钱”,陈照根说,“我每个月的工资也有30元左右,在当时算是‘高收入’了。”
陈照根说,当时沙井蚝大部分都用于出口创汇,本地人很难吃到。1965年7月,沙井蚝业大队的典型事迹进入了北京农业展览馆。沙井人的养蚝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苏联、日本、越南等国的水产专家都曾慕名专程到沙井学习养蚝技术和经验。直到今天越南广宁省海防的腾江、争江一带还有大片的养蚝海区,那些蚝田就是当年养蚝技术员到越南培训大批养蚝专业人员的结晶。
沙井蚝被迫出走深圳
沙井蚝在上世纪80年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深圳工商业迅猛发展,随之带来的是海水水质大受污染,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沙井蚝养殖因此遭受沉重打击。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上世纪90年代初之间,宝安区农业局吕科长说,当时的深圳市政府对宝安区进行了重新规划,沙井海域的蚝田几乎全部“被规划”成工商用地。
现任沙井水产公司总经理的陈沛忠和陈照根两人决定将沙井蚝带出深圳,最后看中了台山的中门海海区。
1995年前后,随着深圳西部港区、周边高速公路修建,沙井蚝田几乎全部迁出深圳,转移到台山、阳江、潮汕一带。
经过十多年与当地渔民合作养殖的艰辛努力,沙井蚝在他乡迸发了新的活力,蚝田面积由开始的500亩扩大到2000亩、3000 亩,目前仅在台山一带,“沙井蚝”的养殖总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产量达到10多万吨。而异地养殖鲜蚝的总产量在2005年就已经超过20万担,是沙井蚝产量最多的1957年的2.75倍。
对于沙井蚝经营者来说,更实质的难处在于风险和成本。无论是台山还是潮汕一带,都是台风和赤潮的多发区。在陈照根的记忆中,损失最严重的是2007年在台山海域的大赤潮,近2000吨鲜蚝一下子全数缺氧死亡,按照每吨价值约3000元计算,经济损失约在500万元左右。而近年来的“黑格比”、“莫拉克”、“巨爵”等台风也打击不小,台风将蚝排冲散打碎,每次生蚝的损失都在20%到30%之间。
“寄他人屋檐下”还有其他难处。据介绍,沙井蚝经营者异地养蚝还要向当地政府缴纳一定的“海域使用费”,每亩收费从20元到180元不等。而另一方面,虽然深圳市政府为了保证沙井蚝对深圳的供应,也给予沙井蚝民每亩350元的补贴,但相对于鱼虾类养殖约600元每亩的补贴来说,给养殖风险和成本都较高的沙井蚝的补贴显然有点吝啬。再加上从异地运往深圳所需要的运费、保鲜费用,沙井蚝的成本价大大提高,这也带动其零售价随之上涨。“现在我们卖到30元一斤都赚不到钱。”陈照根说。
用科技将沙井蚝“带回家”
目前,由于沙井原有的蚝田已基本上被填埋、周边水质暂时也不可能进行蚝类养殖;市农业和渔业局就转而在南澳、内伶仃岛等多处深圳海域建立人工养殖基地。据透露,目前养殖基地已成功培育出了与原产沙井的鲜蚝比较接近的产品,但由于成本过高等原因暂时还无法大面积推广。
同时,在沙井海上田园近珠江口一带,一些研究学者从2004年就开始了沙井蚝的人工养殖实验。宝安水产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招润良向记者介绍,他们在研究基地水域附近种植了特殊的红树林,这种红树林的根部能吸收水域里的污染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物。在封闭式的养殖池里,模拟出一个接近于沙井原来生态的环境。2004年,通过这种封闭式吊养技术养殖出来的沙井蚝已经达到了无公害标准,目前有条件养沙井蚝的人工养殖池面积已经达到上千亩。
项目负责人之一的佘工程师解释:“如果封闭式吊养技术完善后,我们就可以把在任何地方养殖的近江牡蛎放在我们的人工大棚里帮它们‘排毒’,还可以供给干净的海水和营养物质。”另外,他们还计划从沙井蚝中提炼出高质量蛋白质,制成蛋白粉物保健品,利用产业化来推动沙井蚝回归深圳。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经营管理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