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晚报 资讯:
昨天上午,市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海事局、港口集团联合在港区近海海域再次举行增殖放流活动。42.8吨杂色文蛤、青蛤和毛蚶等四种经济贝类苗种被放进海州湾,这也是港口集团第四次增殖放流。
港口集团在建设亿吨大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已连续3年就有关海洋生物资源实施了增殖放流。今年继5月22日放流了400多万尾(粒)中国对虾、文蛤、鲻鱼、鲈鱼和梭鱼种后,时隔6个月,港口集团昨天又在港区近海处增殖放流42.8吨杂色文蛤、青蛤和毛蚶等四种经济贝类苗种。
庙岭三期突堤工程设计吞吐量为200万吨,建设1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和3个7万吨集装箱泊位。在工程施工期间,由于疏浚、抛泥作业施工对海域的底栖息生物和鱼类资源造成了影响。为此,港口集团采取增殖放流方式进行生态补偿,委托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进行具体的增殖放流工作。放流品种为杂色文蛤、青蛤、毛蚶等,其中庙岭三期突堤工程项目生态补偿量为20吨,焦炭专业化泊位工程项目生态补偿量22.8万吨。
据了解,自2007年11月,港口集团已第四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杂色文蛤、青蛤、毛蚶等87.2吨;鲈鱼、鲻鱼、中国对虾200万尾,对保护港口生物多样性、改善港口水域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市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企业出资通过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对海洋生态资源进行补偿,将是今后海洋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渠道。根据检测的结果,前几次的增殖放流,对港池内的海洋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补偿作用,鱼虾贝类数量明显增加。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种苗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