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滇池湖泊生态系统特有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金线鲃(俗称金线鱼)从湖中消失后,其命运一直备受关注。前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两年前就成功繁殖、驯养了该濒危土著鱼类。如今,人工繁殖的金线鲃不仅能满足科研、回放湖体等需求,还有少量人工驯养的金线鲃上市销售,普通人也将能品尝到这道湖鲜珍品。
今年“造出”20万尾
滇池金线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特有鱼类,俗称金线鱼,与大头鲤、大理弓鱼、鱇浪白鱼一起被誉为云南四大名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滇池水体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环境破坏、水质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滇池土著水生生物尤其是土著鱼类在湖体中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1986年,金线鲃从滇池湖体消失,仅有少量存在于滇池周边未受污染的溪流、水潭中。
滇池环境及水生物的急剧变化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一系列拯救保护行动随之展开。2004年,云南省发改委立项资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滇池高原湖泊土著鱼类迁地保育和持续利用研究”。同年,全球环境基金(GEF)也立项资助了“滇池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殖就是这些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小勇介绍,2006年3月,科研人员从滇池流域嵩明县牧羊河采集了200尾滇池金线鲃,将其移植到研究所宝象河土著鱼类繁殖研究基地的水泥池中饲养。研究人员攻克了饲养、催产和孵化等环节的技术难题,终于在2007年首次成功繁殖400尾金线鲃鱼苗。
“如果没有人类帮一把,它们很难渡过这个难关。”在总结前期人工繁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细化并完善了亲鱼(即“种鱼”)培育、人工繁殖和仔鱼培育的各个环节,2008年成功繁殖出滇池金线鲃子二代仔鱼10万余尾。今年又繁殖鱼苗20万尾,完成了滇池金线鱼池塘养殖、人工繁殖、仔稚鱼培育和疾病防治等研究。
目前不宜在滇池规模放养
2007年金线鱼成功繁殖后,研究人员就将100尾鱼苗投放到晋宁县下梁王滇池水域做金线鲃的滇池生存实验。“那里曾是两个废弃的鱼塘,恢复为湿地后,水与滇池相通。我们只是用一张网将鱼苗隔离,滇池里的大鱼进不去,但小鱼可以自由进出。”陈小勇说,实验用的水就是滇池水,期间也从未给鱼苗投喂饵料。1年后,科研人员发现投放的100尾鱼苗存活了97尾,存活率大于90%。“这个结果让我们兴奋不已。”2008年,研究人员继续向滇池实验地投放了3000尾人工繁殖的鱼苗,因发生虫害,只存活了723尾。
经过两年实验,科研人员得出结论,人工繁殖的金线鲃鱼苗可在滇池劣Ⅴ类水中存活。“鱼苗能在滇池中存活,也不能证明金线鲃就能在滇池健康成长、繁殖。”他表示,滇池目前仍不具备大规模投放金线鲃的条件。
“突破金线鲃繁殖技术并放苗回湖,不仅能有效恢复其天然种群、保护该鱼类免于灭绝,避免将来滇池水清了,鱼没了的遗憾。它对改善滇池水质也有重要意义。”陈小勇介绍,在自然状态下,滇池金线鲃是温和的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鱼和虾。科研人员在抚仙湖的研究表明,金线鲃日常能大量捕食加重高原湖泊蓝藻暴发的太湖新银鱼。太湖新银鱼日常大量捕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又是水中浮游植物的直接消费者。金线鲃大量捕食和抑制太湖新银鱼,就能使水中浮游动物大量增长,大量消费浮游植物,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
市民可重品湖鲜珍品
前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位于大板桥宝象河水库下游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珍稀鱼类保育研究基地。基地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阳光下,一条条游动的金线鲃闪闪发光。20万尾金线鲃鱼苗和2万尾亲鱼就暂居在数十个水泥池塘和玻璃缸里。“这里的每条鱼,我都至少摸过两遍。”基地技术员潘晓赋介绍,10日上午10点半将在松华坝水库放流的10万尾金线鲃鱼苗就是该基地繁殖的。
研究所专家还介绍,金线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具有滋阴调元、暖肾填精之功效,其价值早在《大明一统志》中就有记载,久负盛名。当前,每公斤金线鲃的市场价高达500元左右,是一个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土著鱼类。昆明动物研究所今年繁殖成功的20万尾金线鲃除放流的10万尾外,其余10万尾鱼苗除用于科研、选作亲鱼,剩下的将送往澄江抚仙湖驯养上市销售。
金线鲃人工繁殖成功后,研究人员已在抚仙湖进行少量驯养,并办理相关手续,可合法上市销售。现在,只闻其名未尝其味的人也有机会品尝这道消失了数十年的湖鲜珍品。“对金线鲃的产业开发和合理利用,将有助于引导云南水产养殖业从以养殖外来鱼类为主转为养殖土著特有鱼类为主的特色产业方向转变。”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