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吃同类的卵,被称为“清道夫”鱼的外来物种惊现我市!昨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表示,“清道夫”鱼近日出没于长江涪陵水域,这在重庆还是首次。同时,市水产技术站提醒市民,碰上这种鱼,不要放生江河。
7月5日,此“怪鱼”是当地渔民杨军、薛东在长江渠溪口和外碛坝水域例行放网作业时捕获后出售给清溪渔商,两条“怪鱼”长约40厘米和35厘米,一雄一雌,体重分别为0.45公斤和0.5公斤,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花纹,体表粗糙有盾鳞,头部扁平,背鳍高耸,尾部侧扁,吻圆钝,口下位,有丰富的吸盘,须1对,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
随后,涪陵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迅速将两条鱼的照片和相关资料递传给市水产技术专家,经过分析后,专家一致认为这类怪鱼为外来物种“清道夫”鱼。
据了解,“清道夫”鱼原产拉丁美洲,属鲇鱼科,为什么会出现在长江涪陵水域呢?
南京市水产专家解释称,“清道夫”惊现国内河流的不是头一回,曾经在北京、珠江等地相继出现过这类鱼,但是这类鱼繁殖能力非常强,每次产卵成活率几乎为100%%,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会吃掉其他鱼类的卵,极易破坏生态平衡。我市还从未在长江水域中发现该种鱼,这两条“清道夫”鱼估计系人为带入所致;另外,在我市曾经作为观赏鱼在市场上销售。
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专家称,不要将失宠的“清道夫”鱼随便放生江河,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侵害长江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渔民一旦捕获“清道夫”,最好处理掉并报告渔政部门,也不要再投回河道里。另外,目前还没有相关资料证明这类鱼可以食用。
相关链接
“清道夫”鱼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属鲇鱼科,又名吸盘鱼、垃圾鱼、琵琶鱼、琵琶鼠鱼,成年鱼体长约30厘米,口唇发达像吸盘,全身为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并有黑白色花纹。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