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资讯:
八九厘米长的魁蚶,被很多市民错认为是大蛤蜊或扇贝,这种俗称“大毛蛤”的贝类新品,是一些市民青睐的餐桌佳肴。记者从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部门获悉,由该所承担的“魁蚶健康苗种培育”项目通过阶段性验收,并成功获得约 21亿只健康稚贝,这为岛城开展魁蚶增殖放流提供了“土著”苗种。用不了几年,“大毛蛤”或将同红岛蛤蜊一样,成为青岛又一贝类新宠。
魁蚶健康苗种成功育出
“魁蚶健康苗种培育”项目是国家贝类产业体系底播增殖岗位重要项目之一 ,该项目的承担单位是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在近日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中科院海洋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魁蚶室内苗种培育和海上中间培育情况进行了实地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对此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高度评价。
好产品得有好苗种,获得好苗种的前提是摸清繁育好种子的生长环境因素。魁蚶亲贝培育、幼虫培育等是苗种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魁蚶健康苗种培育”项目即是围绕这些技术展开。项目组通过两个批次的苗种培育,获得正常的幼虫约 31亿,经培育,成功获得约21亿只健康稚贝。
以往苗种都从外地购买
据水产专家介绍,魁蚶是蚶科中的大型优质贝类,由于上世纪的过度捕捞,魁蚶品种退化、产量减少,濒临危机。近年来,我国相继在辽宁锦州、山东荣成等地建设了国家级魁蚶良种场,保护魁蚶种质资源。
“从2006年开始,青岛已先后4年放流魁蚶苗。”黄海水产研究所贝类研究专家说,魁蚶并不是青岛的优势水产品种,连放流的苗种都是从外地购买,但青岛海域适宜魁蚶的生长,也正是这个原因,魁蚶一直是岛城每年实施增殖放流项目中放流的唯一贝类资源。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魁蚶的放流回捕率在20%左右,效益相当可观。除了每年一次的增殖放流外,在崂山等地的水产养殖场,魁蚶也正成为竞相养殖的对象。
青岛造魁蚶将走上市场
“魁蚶,是不是扇贝?”在南山水产品市场,记者调查时发现,就连部分商贩,也对魁蚶有“误解”。在市场上,销售魁蚶的摊位也不多。据小贩们介绍,这种被市民称作“大毛蛤”的东西价格较高,也不是青岛的特色,因此并不像蛤蜊、扇贝那样受到青睐。
“受到资源限制,魁蚶在青岛还没有形成气候。”水产专家介绍说,虽然青岛多年放流,但放流规模相比其他水产品少得可怜。实际上,味道鲜美的魁蚶并不缺少忠诚的消费者,只不过卖得少、价格高,让市民和它不够亲近。
“下一步将对魁蚶进行产业化推广,实现它的本土化。”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魁蚶健康苗种培育”项目专家表示 ,魁蚶健康苗种在岛城成功繁育,这为青岛建立魁蚶苗种培育技术示范区和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底播放流,进行资源修复,魁蚶还有希望成为岛城的优势资源,成为第二个“红岛蛤蜊”。
■相关链接魁蚶能消血块化痰积
魁蚶(kui han),又名焦边毛坩、大毛蛤、赤贝、血贝,为蚶科中的大型优质贝类,我国黄海北部大连及丹东地区沿海为其主要产区,栖息于潮间带岩石缝间。大型蚶,壳高达8厘米,长9厘米,宽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壳面有放射肋42~ 48条,以43条者居多。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魁蚶肉呈桔红或杏黄色,营养丰富,多加工为冻蝴蝶状贝肉,古书中记载魁蚶有“令人能食、益血色、消血块和化痰积”之功效。魁蚶是山东省近年来新开发的贝类资源。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种苗新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