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记者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论坛」上获悉,陆地面积仅为10万余平方公里的经济大省浙江,正启动陆海联动,向东海这片「蔚蓝色的国土」开拓新空间。
浙江省对经济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和优化。今年5月正式出台的《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根据海洋分佈和沿海经济特点,将全省划为宁波舟山、温台沿海和杭州湾三个海洋经济区域,形成以宁波和舟山为主体,温台沿海和杭州湾为两翼,以港口城市和主要大岛为依托,以「三大对接工程」为纽带,海洋资源和区域优势紧密结合,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相互联动的布局体系。
三区域重点拓五产业
浙江省在规划中重点部署了港口海运业、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新兴产业五大海洋经济产业。按照总体规划,5年之后,海洋经济总产出将超过54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
浙江省经济建设谘询委员会主任张浚生表示,浙江是陆域小省,空间狭小,矿产资源贫乏,人口密集,环境承载力有限,「开发蓝色国土」,实施陆海联动,对缓解浙江资源要素制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营经济发祥地温州正在实施「半岛工程」。通过这个项目,一批孤岛将和温州相联,温州湾外成片的浅滩也将成为可利用的资源。由此,温州的城市发展空间将东延60公里,新增200多平方公里面积,足足使温州「长大」两倍。
三陆海对接工程在建
温州「半岛工程」与杭州湾大通道工程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一起并称浙江三大陆海对接工程。
浙江省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6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全国第一位;港口、渔业、旅游、油气、滩涂五大主要资源得天独厚,组合优势更为明显。浙江海洋经济总量也初具规模,2003年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为2200亿元,占全省GDP的7.7%。
甬舟港口与沪苏互补
浙江省经济建设谘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表示,浙江「陆海联动」的实施,滨海产业带的兴起,将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舟山集装箱运输干线功能的增强和发展,可以与上海、苏南港口功能优势互补。舟山和宁波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的建设,尤其是石油运输、矿砂中转、天然气中转等,对于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经济区克服物质资源制约、保持经济安全有重要作用。另外,杭州湾滨海产业带的兴起,重化原料工业的发展,有利于长三角结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此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论坛」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谘询委员会和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携手在舟山举办,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为论坛发来贺信,表示祝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吴京等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发表了演讲。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