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新闻 > 国内新闻 > 经营管理 > 正文

海涂上的淘“金”人——温州永强沙村人掘跳鱼的故事

发布时间:2009/9/20 11:20:32  来源:温州日报  编辑:吴佩佩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永强沙村渔民在掘跳鱼
  ▲跳鱼会在岸边湿地中掘地洞藏身
  ▲跳鱼是弹涂鱼科鱼类的总称,温州话俗称“兰胡”
  ▲“花兰”是跳鱼家族中最强悍的一种
  ▲生长在永强海涂上的跳鱼主要品种“兰胡狗”

  ▲退潮时是掘跳鱼的好时机

     温州日报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为具有生活在海边的地理优势,曾经有个时期,掘跳鱼成了海滨沙村人的主要经济收入。
  跳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其味鲜美、具有滋补身体之功效;烧熟后晒干,是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餐桌上总是少不了它;它令土生土长的沙村人钟情,也为四方来客所青睐。
  掘跳鱼,代代传承
  跳鱼是弹涂鱼科鱼类的总称,是一种小型食用鱼类,温州话俗称“兰胡”,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永强海涂主要有“扣兰”“兰胡狗”“长段棒”“花兰”等几种。花兰是其家族中最强悍的一种,它身体有美丽花纹,因肉质细嫩、味鲜美、能补体而闻名。
  生活在东海之滨的海滨沙村人对跳鱼有着浓浓情结。沙村地名乃古称,即包括现今海滨街道的沙南、建新、沙中、沙北等4个村。沙村的先民自明清以来,就有到海涂上抓海鲜水产的传统,除了在潮水中“推虾”(已失传)、在滩泥上抓泥蒜野蒜沙蒜、用铁耙盖蝤蛑等外,用锄头掘跳鱼是最普遍的营生。掘跳鱼是需要一定技能的,沙村人祖祖辈辈通过口传身授,把掘跳鱼的技能一代代传承下来。农闲时去掘跳鱼既可为家人丰富饭菜花样,又可卖给别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沙村先民在长期和跳鱼打交道的过程中,摸索出许多烹制跳鱼的方法,烹调时用蒸、炖、烧、溜、炒、爆、炸、冻、泡等不同的方法,因时制宜、应鱼制宜、因人制宜,烹烧出美味佳肴,并呈现出独具沙村特色的地方风味,许多外地的朋友慕名来到沙村,就为了品尝沙村人烹制的跳鱼佳肴。
  永强当地有民谣曰:“囡儿嫁蟾钟,甜瓜垒儿塞裤裆;囡儿嫁水潭,鳗鲞虾干呈呈盘;囡儿嫁下垟街,番薯枣儿配落花生。囡儿嫁沙村,兰胡烧起成青樽……”
  在沙村流传着一种说法,多吃跳鱼可以补体健脑。上世纪80年代从永强中学毕业的沙村学生,至今还对张景昆老师的话记忆犹新:近几年下横路沙村一带考上大学多,原因就是吃海鲜多吃“兰胡”多,所以同学们要多吃海鲜啊!
  既需体能,更需技能
  捕捉跳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拿手好戏。台州一带人用小钩捉,或在涨潮前用一个个小竹筒,插在海涂中,潮退弹涂(大多为“兰胡狗”)跳入竹筒中;乐清一带用铁锹去锹;海城(梅头)一带用双手捧挖;而沙村人采用锄头这一古老的工具。此锄头比农田用的锄头轻巧,其手柄长一米左右。到海涂里掘跳鱼,往往需要全身武装,花的本钱不多,除了肩扛锄头,还要背鱼篓,头戴斗笠,腰系水壶、毛巾(内裹干粮)。有些人蹬泥滩上的“自行车”——泥船,速度快,效率高。
  在海涂掘跳鱼的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既需要体能,更需要技能。
  猎人要识兽性,渔民要知鱼情。要掘跳鱼须懂跳鱼的习性,不像田里锄泥鳅般容易,需要拜师学经验,要晓得跳鱼的胸鳍爬过的痕迹,识得千变万化的洞穴。跳鱼生活有季节性,五六月正是发籽,到七八月渐渐成长,其栖息习性水温14~30°C生长较快,14°C以下隐居洞穴,索食少,生长慢。因其形体似小虫儿一样,又活跃,俗称“兰胡丁”。往年都是妇女儿童拿着网制的工具(土话叫簸踏),把它放在小跳鱼的洞前,用脚使劲的踩踏,一阵“狂轰滥炸”,小跳鱼受到刺激,乖乖地跳到网罩似的簸踏里,快速地用手去兜,以免让它溜走。
  到二三月,小跳鱼长成大跳鱼了,此时身体最强壮,五溪一带“长段棒”“扣兰”跳鱼较多,跳鱼喜欢利用胸鳍和尾鳍在水面上、泥滩爬行或跳跃。只要身体湿润,便能较长时间露出水面生活。跳鱼具有如淡水黄鳝同样的习性,能钻入孔道栖息,在滩涂中可见到众多的孔口散布。一般孔道必定有2个以上的孔口,一个是正孔口,另一个是后孔口(俗称后泡孔或横洞)。正孔口为出入要道,后孔口是畅通水流和空气流通。洞穴孔道不太规则,一般常呈“Y”型或“U”型。孔穴一般是独占性的,但在繁殖季节常有雌雄同穴现象,村民一锄可得两跳鱼,何乐而不为。
  初学掘跳鱼时候,面对看似很像的跳鱼洞,常常吃力地掘进去,结果不是“撒尿蟹”就是“虾蛄弹”(这两种过去不值钱,市场不畅销)。在满过膝盖的滩泥里行走,几次落空,气喘吁吁,真是“脚踏烂蕻田——越陷越深”。有时反而对正宗的跳鱼洞穴不屑一顾,误为废墟,真是“有眼不识宝,灵芝当野菜”“师姑娘拜堂——全外行”。然而“十八岁儿饿死怨不得阿爸”,学不会这份副业是抬不起头的。那时候经常听到村里某某因为手拙,“笨”,为学不会掘跳鱼的技能而偷偷哭泣过。因为没掌握这项技能,意味着今后成家立业少了一份收入,也很难娶到老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闲时候沙村的各个村几乎是全家出动,最多可达几千人。在广阔的滩涂上劳作的人群网似的散开,阵势庞大。行行出状元,当然掘跳鱼的能手高手也不断冒出来,一个自然村总有五六名,这些人成了受人瞩目的“明星”,其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普通人日收获5斤跳鱼,他就有10多斤。他们体能强健,聪慧灵活,看潮涨潮落、看泥滩便可断定这一带跳鱼量有多少,如果前景不妙,便立即转移阵地。每当初一、十五两头潮,这些活跃而勤劳的掘跳鱼人一天能来回两趟,经济收入高,生活更富足。掘跳鱼的技能为沙村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了村民生活。
  沙村掘跳鱼最盛时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闲时节,年龄从八九岁到八十多岁的男男女女,挨家挨户全体出动。那长长的队伍经过乡间小路,踏着潮落的海滩,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海涂作业,看天时地利
  掘跳鱼很辛苦,沙村人一般就近劳作。作业区域常常在鱼池村、伍溪沙、下兴村下面的海涂里,远一点的要到梅头、灵昆。20多年前,田间路道狭窄,也未流行自行车、摩托车,步行需要两三个小时。落潮在清晨时,需在公鸡第一次啼鸣,也即凌晨一两点起床吃饭,乘着月色走,一直走到堤塘,在那里等潮落。或坐或卧,看云朵变幻形状,看红霞日出,遐思迩想;吃了带来的干粮,再整装行囊,挽上裤脚,有的干脆脱了长裤,涉着水沟,翻过沙地,寻找“鱼源”。
  一年四季并非都是掘跳鱼的好日子,沙村渔民也要看天劳作。俗话说:“五月南风有大雨,六月南风海也枯”“蚂蚁牵龙,大水洋洋”, 泥浆薄而多,即使下海涂收获也不多。“公鸡登高啼,眼下就晴天”,天时地利好收成啊!
  为了多掘跳鱼多赚钱,沙村人走南闯北,流传着许多与跳鱼有关的故事。
  1949年温州虽已和平解放,但一些海岛还被国民党军队占据。沙南村有十几个年轻人到灵昆海涂里掘跳鱼,突然来了一队乔装打扮的国民党匪兵,气势汹汹地抓丁,把他们抓到洞头下山一个名为“南策”的小岛屿上。在那里呆了近6个月,有几个已婚的村民上有老下有小,想到家里的亲人就流泪。等到有一天深夜,天气骤变,雷鸣电闪,他们乘哨兵疏忽之时,冒死逃出来了,划着舢板船向海滨沙村方向尽力地划,又担心碰到匪帮(当时灵昆未解放),于是顶着大风海浪,不顾饥饿疲倦向东南角的元宝山方向划。到梅头处,被巡逻的民兵发现,误为国民党特务,经一番周折才回到沙村。而另有两人因为慢了一步,被带到台湾去了。其中一人当了一辈子的兵,终身未娶,一直到1988年饱经沧桑的他才回故乡,但他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亲了。
  1980年前后,沙村出现造小舢木船的流行风。小伙子们筹集资金买小木船,组成掘跳鱼船队。当时单单沙南村就有十几支船队,他们到灵昆、洞头,有的甚至在当地租借房子住一段日子,把掘来的跳鱼养在大大的木盆里。环境虽然艰苦,但苦中有乐,他们闲时打扑克,忙时下海劳作,那时候,他们几乎人人都能满载而归。
  操旧业,盛况不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沙村人将跳鱼挑到集镇销售,他们主要往寺前街、下垟街、衙前、宁村、七甲方向。卖跳鱼的大多是家庭妇女,她们提着篮儿,站在街道两旁(那时没有菜场),口才好,能买卖的妇女令邻居羡慕不已,真是“老婆娶好一世爽”。买卖不好的则从早上一直站到晚上,很是辛苦,还得担心跳鱼因时间长而不鲜活,价格也会大打折扣。
  后来21路22路等公交早班快车开通,到温州更便利了,跳鱼贩子替代了家庭妇女,她们早早地起床,挑着盛跳鱼的桶盆或篾筐,远送到状元、蒲州、五马街、西廓、梧田等地贩卖。她们站在桥头收购刚从海涂掘来的跳鱼,养在盆缸中。养跳鱼也是一门学问,先在盆缸里放适量的水和适量的食盐,食盐多了或少了都不好,搅均匀后,再把稍稍洗下淤泥的跳鱼,置于水中盆缸。假如到第二天很少见到泛白(跳鱼肚皮朝上,则意味病了或死了),那是很有经验了。 
  据沙南村掘跳鱼能手陈学虎说:“如今,沙村人操旧业掘野生跳鱼的已经不多了,他们年龄大多有四五十岁了。我是年龄最轻的一批,当年能赚三四万,现在已大不如前了。近几年不断拦海造田,海涂面积骤减,加之海洋污染,跳鱼数量也骤减。虽物以稀为贵,价格也高了,但是年轻一代又不稀罕,沙村人世代相传的掘跳鱼技能如今正面临着失传的境况。”
  眼下,有些广东人来温承包海涂用食料养殖跳鱼,已经打破季节局限,延长原有的时令段,源源不断地供应酒店,但是其鲜味远远不如沙村人掘的野生跳鱼好。
  古人云:“善万物之得时”。海鲜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味,一味盯着经济效益追求暴利,而忽视大自然的规律,无异于“竭泽而渔”。这是违反科学,也是不和谐的。
  期待着沙村的跳鱼重放迷人的魅力。
编辑:吴佩佩 访问人次:4971 关键字:跳鱼,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经营管理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