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水质变化用剧烈的时期。尤其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鱼塘中残饵、污物、有害物质增多,使水质恶化,导致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甚至死亡。水质好坏与否,是养殖能否丰产丰收的关键。现结合生产实践,将高产鱼塘的水质调控技术总结如下:
1、加注新水:加注新水是水质调控最常用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5cm~20cm。如果水质条件恶化,要采取换水措施,换水时先排掉1/3老水,再加注新水。夏季鱼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2、搅动泥底:搅动泥底可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和有害物质的放散,这对于受条件限制不能适时加水,池底沉积有机质较多和没有清塘的鱼池尤为重要。一般每lO天~15天搅动1次,每次搅动池塘面积的1/3。搅动应在晴天进行,阴雨、闷热、气压低的天气不宜搅动泥底。
3、开机增氧:增氧机有增氧、曝气、搅水等作用,可促进水体对流和有害气体发散。方法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天半夜开,一般中午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
4、泼洒活性炭和沸石粉:活性炭和沸石粉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氨氮等有害物质。一般每亩用活生炭2~3kg沸石粉15~20kg。
1、使用生石灰:生石灰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水体的pH值、改善养殖环境和预防龟病等多重作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1m水深用生石灰15~20kg化水后全池泼洒。
2、使用增氧剂:增氧剂不但能解决鱼类浮头问题,而且能与硫化氢等发生反应,减轻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危害。
3、使用消毒剂:消毒剂能较为彻底地杀灭水体中的病毒、细菌和某些寄生虫,防治鱼的赤皮、烂鳃、出血和肠炎病。常用的有漂白粉,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一般每20天左台使用一次,轮换使用。漂白粉用量为1 g/m³,二溴海冈、溴氯海因用量O.2~0.3/m³。使用时将药物用水化开后全池泼洒,隔日再重复1次。
1、使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是指光合细菌、芽胞杆菌、复合菌制剂等,具有促进有机物分解、降解有害物质、改善水质、预防病害等作用。生产上使用光合细菌的较多,其不但能有效增加溶解氧,清爽水质,而且能较好地预防细菌性鱼病的发生,提高鱼的摄食、消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光合细菌用量5nll/m³,20天左台使用一次。
2、移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多余的养份,控制鱼塘藻类的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又能为鱼类提供躲避高温的栖息场所。养殖户可以根据鱼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向养殖池移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仙等。
适度施肥可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和饵料生物,促进鱼类生长。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施肥数量和次数要根据池水透明度和水质变化情况灵活掌握。以鲢、鳙鱼为主的池塘,透明度20~30cm为宜。以草鱼、鲤鱼为主的池塘,透明度25~35cm为宜。
夏季鱼类摄食旺盛,要让鱼吃饱吃好。投喂量以鱼在2小时内吃饱为宜,避免饵料过剩,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此外还要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灵活投饵,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量多投,大雨、闷热、气乐低、水质差时应少投甚至不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