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中山商报报道 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冷冻及罐装暖水虾反倾销案中国涉案企业的终裁,中国虾业遭遇了反倾销的冬天。当时,中山市经营对虾出口业务的两大龙头“中联水产”和“中山新洋水产”分别被判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率。事隔半年多,他们是否已经找到了新的春天?单律师费就花几十万美元上诉还是放弃公正?
“我们仍在继续上诉,只要自己有信心,律师有信心,就会有希望。”中联水产(中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东说。早在2002年底,中联水产已经隐约嗅到了美国可能对中国出口虾采取措施的危险信号,他们专门成立了反倾销小组,开始到美国咨询律师,向中美有关协会、联盟了解情况并积极准备应诉,但是两年的努力换来的仍然是败诉。
这两年,中联水产光应对这次反倾销的律师费就达几十万美元,初期的律师费用达到21万至32万美元,新请的律师也要重新付律师费。而这场官司还要打多久,他们心里也没有底。
中联水产为什么要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应对反倾销?除了美国是进口虾的大市场,另外一点是觉得裁决结果不公平。陈东说,美国的调查和裁决是很武断的,因为中联水产的财务报表是很规范的,虾的成本资料做得真实,价格是经得起检查的,而美国选择的第三国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作比较则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市场的情况。中联自信如果美国能够公平公正地进行调查,自己就有希望胜诉。
和中联水产不同,中山新洋水产放弃了上诉的权利。“我们想应诉,但应诉过程很复杂而且波折大。想要应诉就要先交40万美元,这还不保证能打赢。另外应诉的时间跨度不确定,会拖多久我们心里也没底。”中山新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吴锦添说,“对美国的反倾销具体怎么操作,我们也不清楚,不懂得这场官司应该怎么打,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赢。在这种迷惘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放心把官司交给美国律师去打。”
生产能力只启用计划中的1/3 出路:开拓新市场寻出路
去年美国对两家企业所裁定的高反倾销税率,等于向两家企业关上了出口美国的大门。“现在虽是产虾的旺季,但我们没有一点出口优势,我们出口美国要付接近100%的税。”中山新洋吴锦添表示。
吴锦添介绍说,中山新洋2003年投产后,目标定位主要是针对美国市场,不料遭到这样的变故。这种情形对中山新洋打击不小。吴锦添说,目前公司的生产能力只启用了计划中的1/3,现在的直接深加工出口主要是面向日本和加拿大。另外的出路就是利用其他国家,比如借助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口到美国市场,但这种转口,“现在美国也查得很严”。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开拓欧盟市场。目前欧盟已经对中国部分动物源性食品打开大门,其中包括虾类,但前提是取得欧盟的许可,他们已经在向有关部门申请。“现在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是问题,出路才是问题。”
中联水产的出路要比新洋水产宽得多。作为中山“唯一的符合欧盟卫生标准、取得出口许可的企业”,逐步解禁的欧盟是新的希望,“我们已经有这个出口计划,正在跟客户洽谈。”中联水产陈东告诉记者。他们其他的出口市场还有日本、加拿大;美国的市场也没有完全放弃,“目前我们加强开发新产品,也向美国出口其他品种的水产品。”陈总表示,今年的生产计划是6至7千吨,不会比去年少。
食品安全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出路:探索新的生产模式
反倾销是虾业遭遇的壁垒之一,而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也在影响着中国水产的出口。近年来,国际市场的食品安全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欧盟、日本等国对食品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内,虾农的用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控制。否则,出口的虾就有可能因为某项化学物质,如青霉素超标而面临销毁的风险。”中山新洋吴锦添说,“我们企业很难管理虾农的用药,国家能够规范虾农的管理就好了。”
中联水产在应对绿色壁垒这方面早有打算。他们计划改变以往收购的模式,逐步建立自己的养虾基地,以形成养殖、生产、出口一条龙,减少收购量;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能够从容达到国际市场的安全标准。
这种一条龙的基地模式也有利于应对反倾销调查。陈东说:“自己养虾,在应对反倾销调查的时候就能够提供可信度高的价格、成本依据;而如果是收购来的虾,就要采取第三国的价格做参考依据,自己就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