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珠江商报报道 顺德伦教一市民在顺德水道捕鱼时,逮获了一只死老蟹,由于蟹的全身裹着坚硬的泥巴,以为是“蟹化石”。后经顺德区博物馆有关人士鉴定,这只蟹是大自然的沉积物,是蟹标本,而非蟹化石。
昨日上午,伦教常教居民陈先生拿来一只看似像“蟹化石”的坚硬的死老蟹向记者报料称,他发现了一个“蟹化石”。记者看到,这只“蟹”长约22厘米,高约12厘米,重约1公斤,蟹的头部和脚部等形状清晰可见,整体呈泥赤色,蟹钳较为完好,蟹盖有裂纹,蟹壳内充满了类似水泥硬化了的物体。据陈先生介绍,这只“蟹”是他日前在顺德水道伦教叠石水闸附近水域捕鱼时捞到的。
为验证这只“蟹”是否属于“蟹化石”,昨日上午,记者拿着这只“蟹”走访了顺德区博物馆舒翔副馆长。舒副馆长仔细地看了这只“蟹”后认为,这只“蟹”不是“蟹化石”。他认为,这只蟹死亡的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长,由于蟹沉积在河床后,身体内部腐烂,淤泥冲入蟹壳,经过一定的压力后,淤泥硬化,形成一个蟹的标本。而蟹标本的硬度不够,石化程度也不够,表面仍是蟹的质地,因此这只“蟹”还必须在特定的环境里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成为化石的。至于该标本形成的时间、地理环境等数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据舒副馆长介绍,在顺德已曾经多次发现类似的河床动物标本,如龟、鱼等,这些标本可以作为反映当地地域变迁的实物资料来参考。
昨日上午,记者在西山庙的博物馆展厅里,看到了一只鳄鱼化石。据了解,这只于1973年在勒流五七农场出土的鄂鱼化石就是顺德目前为止出土历史最长的化石。这条鄂鱼是东汉时期的生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