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江城小龙虾虾壳
有望变废为宝
明年将在汉
设虾壳回收机构
本报讯(记者张翀查锴)江城一年食用小龙虾6000多吨,产生3000多吨虾壳。明年,这些虾壳有望变废为宝,虾壳中蕴藏的甲克素资源将缔造新型生物产业群。14日,在潜江召开的小龙虾产业发展论坛上传出消息,明年武汉将设虾壳回收机构,新的产业群中,武汉将成为研发和深加工基地。
据悉,为推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科学、深入发展,我省有关部门专门邀请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的多位参事,组成“小龙虾”产业专家顾问团。14日,专家顾问团齐聚潜江,畅谈我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
我省首家成功从虾壳中提取甲克素并批量生产的华山水产公司负责人漆雕良仁表示,明年在武汉设虾壳收购点,将武汉的吃剩虾壳变废为宝。据介绍,目前华山公司一期工程年产甲克素2.5万吨,虾壳来源主要来自公司虾仁、虾球生产时剥下的虾壳,基本能自给自足。该公司将在武汉三镇设立3个虾壳回收站,全面回收江城虾壳。
今年6月29日、30日本报深入报道有关甲克素提取以及废弃虾壳的作用后,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希望能从事虾壳收购生意。前日,武汉大学博导杜予民教授介绍,虾壳回收并不困难,难的是储藏和运输。餐桌上的虾壳如果在6个小时内不进行清理和冷藏,在夏日高温环境下很容易变质,给后期甲克素的提取带来困难。要想对武汉的虾壳进行收购转运,必须解决冷藏问题。他表示,回收站的建立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