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珠海特区晚报资讯: “前几年跟风养罗氏沼虾,经常是这塘赚了那塘亏,到头来赚不到什么钱。”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南环村水产养殖户陈洪锦日前对记者说,他5年前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换养了红鱿鱼和腊鱼后,至今没亏过一次。近年来,珠海市水产大镇白蕉镇有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户,像陈洪锦一样自觉地调整养殖结构,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规避了生产风险增加了收入。
据介绍,六七年前,南环村一度是白蕉镇罗氏沼虾产量最大的村子,那时该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塘里都有罗氏沼虾。“养殖罗氏沼虾只需三个月,周期短,村民的投资回收非常快。”陈洪锦解释原因时说,另一个原因是,村民们其实都不怎么了解市场行情和养殖风险,只是见到邻居养虾赚钱了便立刻跟风。
不过,水产养殖特别是罗氏沼虾养殖风险非常大,只要有一点小病没有控制好,整个塘里的虾就会立刻感染身亡。此外,由于养殖面积大疾病容易相互传播,这就导致养殖户们很难检测和控制。而且,即使大家都很好控制了疾病实现大丰收,但因为市场供大于求出现饱和,收购商此时又拼命降价收购。最显著的一年是,每斤虾的价格跌到七八块,而前一年的价格是每斤十七到十八块。
“丰收了卖不出价,价钱高的时候又没虾买。”陈洪锦说,村里有很多人因养殖罗氏沼虾而负债累累。他自己养的虾也是这塘赚那塘亏,最后算算,辛苦一年根本赚不到什么钱。痛定思痛后,陈洪锦决定不再跟风,而是更换新品种调整产业结构。他瞄准了养殖人数比较少、市场前景好的红鱿,2004年开始大规模养殖,至今稳赚不亏。“这种新的品种抗病能力强,这么多年从没出现过控制不住的疾病。”陈洪锦说,他家今年的红鱿养殖面积是15亩,虽然市场价格有所下降,但预计还是能赚12万元左右。他从2003年至今养殖的另一新品种腊鱼,也是从来没“掉过链子”,7亩塘平均每年都能赚七八万。
事实上,不仅仅是陈洪锦,在白蕉镇水产养殖规模最大的南环村和新环村,水产养殖户们纷纷通过调整养殖结构规避风险。白蕉镇生产办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这两个村的村民自觉地引进了黄花鱼、黄骨鱼、笋壳鱼等多个新品种,并且都无一例外地取得较好收益。南环村村书记吴润赞感慨地说,调整养殖结构是增加村民收入非常重要的途径,虽然村里还有很多人固守着的老品种,但村里的3000多亩鱼塘,养新品种的已有约500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