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都市快报资讯:
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发出的最新公告显示,浙江海域即将进入赤潮高发期。
4月23日,温州苍南县大渔湾一带,约60平方公里的海域发生赤潮,呈块状分布,赤潮颜色为褐色;24日,赤潮面积扩大为80平方公里。25日,受降雨影响,赤潮已消散。
此次大渔湾赤潮中,生物优势种为红色中缢虫,属于浮游动物,无毒。截至目前,赤潮发生海域尚无鱼、虾死亡报告。
不过,这次赤潮也预示着浙江省近海海域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赤潮高发期。
从近3年浙江省海域赤潮发生的情况来看,浙江海域一般5、6月份进入赤潮高发期,发生区域遍布近岸和近海海域,赤潮生物以东海原甲藻(无毒)和米氏凯伦藻(有毒)等为主;7月份以后赤潮发生频率和规模开始下降,发生区域逐渐远离近岸海域。
赤潮已和水体富营养化一起,成为影响海水养殖区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严重威胁浙江海水养殖水产品安全。近期苍南大渔湾赤潮已邻近养殖区,而去年发生在省近岸8个养殖区的赤潮也多达16次,累计面积约2165平方公里,相比往年显著上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