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汕头日报资讯:科技兴海做大“蓝色产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水产养殖业一直是汕头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车车鲜活生猛的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伴随着“汕头制造”的标记销往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汕头水产养殖产量之所以能有逐年增长,其实科技创新在其中“帮了大忙”。
近年来,汕头十分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通过突破养殖“瓶颈”、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水质技术监测水平等,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蓝色”创新已悄然成为汕头海洋经济发展的“引擎”。
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养殖“瓶颈”
太平洋牡蛎一直是汕头的“拳头产品”之一。但太平洋牡蛎自1987年引进养殖成功以后,品系代代相传,一直没有进行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加上养殖环境拥挤,导致近年来生长速度和产量下降,渔民反映十分强烈。经过科技攻关,汕头开展引进太平洋牡蛎原种进行杂交、三倍体育苗和单体繁育试验,最终获得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品种退化问题。在对虾养殖方面,汕头的对虾养殖户一度为虾病所深深困扰。市水产研究所在技术攻关过程中,通过解决生态环境胁迫问题来应对棘手的病毒,防治虾病。市水产研究所从研究净水细菌微生态制剂入手,在国内率先开题“生态高效养殖”的研究,运用于产业实践,连续取得3项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
针对南澳县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污染导致鱼病旺发情况,汕头提出南澳要大力发展大型海藻养殖,解决渔业自身污染海域问题。此后,北种南移引进的龙须菜和当地紫菜的海藻养殖业逐步发展,与太平洋牡蛎套养形成贝藻生态养殖格局,使南澳近海水域富营养化污染造成的赤潮大大减少,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呈上升势头。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汕头的海洋产业不断壮大,藻类、贝类以及南美白对虾、青蟹、鲍鱼等品种产量效益稳步提高。去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80亿元,增长12%。渔业经济总产值67亿元,增长3%;水产品总产量37.71万吨,总产值28.6亿元,分别增长1.4%和6.6%。
联手高校寻找最高“附加值”
近日,市海洋与渔业局与汕头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将在贝类、藻类、饲料研发、环境评估等多个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探讨建立“广东省或国家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粤东海洋生物物种资源库”、“粤东水产生物工程中心”、“粤东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等科研合作平台。
汕头历来重视海洋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汕头海洋渔业部门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汕头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科技攻关,破解技术难题,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汕头先后成立广东省(汕头)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和汕头市海藻生产力促进中心,其中的海藻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全省第一个藻类专业开发机构,先后开展了“紫菜良种引进和培育”、国家级良种“荣福”海带南移养殖试验等科研项目,完成《汕头市海藻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研究报告》。“汕头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得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项目成果成为产学研结合的一个良好示范,项目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为全省大型海藻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对指导渔民转产转业,修复近海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确保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确保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汕头还对重点海域、养殖海区进行常规监测,发布年度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加强对全市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水质监测。近年来,汕头的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高,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三合一”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基本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对近岸海域趋势性水质、近岸贻贝与沉积物、重点增养殖区、海滨泳场以及赤潮监测实现常规化。并首次开展大规模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全面准确掌握了全市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的现状,普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汕头还组织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快人工鱼礁建设步伐。至去年底,全市人工鱼礁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805万元,各区县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严格按省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按规定设计制作礁体。全市共制作混凝土礁体5463个,已投放4667个,安装航标灯7座。近年来,中华白海豚、海龟等保护动物频频“造访”汕头海湾,反映出汕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卓有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