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网箱养鱼之日常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09/3/21 11:34:13  来源:  编辑:黄倩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投喂技术管理

  投喂是给食式网箱养鱼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管理技术。对滤食性鱼类一般不投饲,但在饲养后期也可以投喂一些粉状饲料,以补充天然饵料的不足。在投喂量确定之后,投喂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投喂次数、训练摄食方法及投喂技巧。
  (1)投喂次数
  每天投喂次数多少,是影响投喂效果及防止饲料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总的日投喂量确定之后,以量少、次多为投喂原则,可以减少因一次性投喂过多造成饲料沉底或随水外溢的浪费现象。在投喂面团状饲料或粉状饲料时,更应注意这一点。但如果投喂次数过多,每次投喂量过少,也会使日投喂量过于分散而引起鱼群争食,出现强者饱食、弱者受饿的状况,造成鱼群生长不均匀现象。一般的网箱,日投喂宜为6~8次,如有条件,也可以增至8~12次,晚上亦可投喂。
  (2)训练摄食方法
  刚放入网箱的鱼由于不适应新的环境,1~2天内往往出现沿着网箱壁成群游动的现象。必须做到让鱼养成浮出水面摄食的习惯,其方法是在鱼群饥饿状态下训练摄食。罗非鱼进入网箱第二天就能养成集群浮出水面摄食的习惯,其他鱼类则需经过7~10天的训练。
  初期投喂训练如进行得顺利,当水温达到15~16℃时,就可参照下列方法安排投喂量:第一、第二天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0.5%~1%,第三、第四天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1.5%,第五、第六天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5%~2%。自第七天起,如鱼群已养成密集争食的习惯,则可以按库水温度与鱼种规格所确定的日投喂量进行正常投喂。
  (3) 投喂技巧
  ①为了防止饲料沉底或外溢,可在网箱底部铺垫一层密眼网纱,并设置食台。
  ②遇到风浪大、水流急、水浑浊时,应适当减少投喂量。如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必须加设集饲装置,以防饲料被风浪、急流冲走。
  ③如遇水温急剧下降、阴天无风、溶氧量降低时,鱼类代谢减弱,摄食不旺,应减少投喂量,以免浪费饲料。
  ④遇到大风、水流湍急时,为了防止饲料外溢散失,可以适当加高食台围栏。
  ⑤饲养后期如水温下降、鱼群不浮上水面时,要特别注意投喂量不宜过多。
  ⑥移动网箱的当天不要投喂,次日投喂量也应适当减少,因为鱼受惊扰后很少摄食。
  ⑦饲料要分次、定量撒放,鱼群不浮上水面摄食时,暂不投喂。

  2.防逃与防盗

  (1)防逃
  鱼种刚放入网箱的头几天,死亡较多,容易诱来箱外的野杂鱼和水老鼠侵袭或咬破网箱,导致网箱逃鱼。对此,要按下法严格检查:饲养人员站在小船上,将网箱四周的网衣轻轻提起,仔细观察网衣是否破损,特别要仔细察看离水面30厘米处的网衣,这是易被水老鼠咬坏的部位。一旦发现破洞,立即补好。
  (2)防盗
  在成鱼起捕前应加强防盗检查。如发现投饲时鱼群不浮上水面摄食,就要警惕可能已发生偷盗鱼事故。因网箱的鱼群在夜间经过拉网或抄网偷捕惊扰后,常会影响第二天摄食,甚至会有破坏网箱非法偷鱼的现象,严重时整个网箱里的成鱼被盗劫一空。为了防止偷盗,可在网箱区外设置保护区,在网箱周围装灯照明,不仅可以减少偷盗,还可以大大减少夜间行船造成损坏网箱的事故。

  3.灾害天气前后的安全措施

  灾害天气主要是指台风、暴雨和洪水。台风常伴随暴雨出现,网箱区的风力要比陆地强大。设置在湖泊、水库的网箱,有时会发生倾翻或被风浪击沉于水底。在台风侵袭之前,必须严格检查网箱的框架和锚桩是否牢固。固定式网箱要加固绳索,检查结扎处有无松散,并适当提高网箱露出水面的高度。浮式网箱要防止台风期间网箱底部与库底接触或因摩擦而引起断线、破网。
  洪汛到来会使网箱设置区的水流加快,冲垮网箱桩柱或使浮式网箱走锚移位。洪水水位升高,可使固定式网箱没顶而出现逃鱼。因此,在洪水季节到来前,必须加固网箱,加高网箱露出水面的网衣,必要时将开口网箱加设盖网封顶。
  台风或暴雨、洪水过后,要立即检查网箱,观察有无破损之处,桩柱和绳索是否被毁坏,鱼群有无死亡。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损失。

  4.定期检查鱼群

  定期检查鱼群的目的:一是为了检查鱼群病害,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二是为了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投喂量;三是饲养滤食性鱼类时,检查其鱼种是否已达到预定规格,以便及时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或准备进行逐级分养和采取捕大留小等措施。
  网箱养殖给食式鱼类的生长状况,应每隔7~10天检查1次,最多不超过15天检查1次,然后调整投喂量。否则投喂量掌握不准,容易出现多投料造成浪费或少投料导致鱼种生长不良。对滤食性鱼类,一般每隔30~40天检查1次生长状况,根据鱼种成活率、生长规格及个体大小均匀度,决定是否进行分箱或捕大留小。检查鱼类的病虫害,一般在5月初发病季节前结合检查鱼类生长状况一并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鱼病预防措施

  网箱养鱼,鱼群密集,容易发病,鱼病还会迅速蔓延,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因此,预防疾病是网箱养鱼至关重要的日常管理内容,务必高度重视,落实如下措施。
  ①细心操作,勿伤鱼体。在拉网、运输、进箱、分箱、转箱或并箱时,都要细心操作,严防鱼体受伤。因为受伤鱼体容易感染病原体而发病。
  ②加强苗种检疫。从外地引进的苗种,一定要按规程做好检疫工作,防止带入新的病原体。
  ③严格把好鱼种消毒关。鱼种投放网箱之前,必须进行体表消毒。采用3%~4%的食盐水浸浴鱼种15分钟,可预防水霉病和车轮虫病;采用20~40毫升/升的鱼乐消毒剂浸浴鱼种30分钟,可预防烂鳃病等。
  ④注射疫苗。目前疫苗已被广泛应用,对网箱放养的鱼种或成鱼进行疫苗注射,防病效果很好。
  ⑤消毒饲料,投喂药饵。待投喂的草料,应用10毫克/升的漂白粉水溶液消毒20~30分钟。 还可投喂利用大蒜、地锦草、马齿苋、铁苋菜、水辣蓼等中草药或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等西药配制成的药饵。
  ⑥消毒水体。在鱼病流行季节,网箱四角采用漂白粉挂袋,每个布袋盛装漂白粉100克。鱼类吃剩的草渣、残料要及时捞除,防止在网箱内腐烂变质。还要及时清除网箱上的青苔等附着物,防止堵塞网眼,恶化水质。

  6.清除网箱附着物

  网箱下水3~5天后,会逐渐附着大量的污物,如泥沙、有机碎屑、水螅、苔藓虫、藻类和细菌等。这些附着物为害很大,增加了箱体的重量,使网箱下沉;并腐蚀网片材料而缩短网片寿命;最严重的是堵塞网眼,使网箱内变为“死水”,造成有机废物堆积,氧气缺乏,水质恶化,影响网箱内的鱼类生长。因此,清除网箱附着物是网箱养鱼日常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做法如下。
  (1)机械清洗
  使用喷水枪、潜水泵,以强大的水流把网箱上的污物冲走。设备一般采用喷灌机,配有2.2千瓦柴油机作为动力,进水管长2~3米、直径15厘米,出水管长2米,管端安装直径为12~16毫米的喷嘴。全部设备安装在一只小木船上。另一只船上安排一根吊杆,可将网箱一面吊起进行冲洗。
  (2)沉箱法
  采用此法有助于除去网箱上附着的青苔。青苔在水深1米以下就很难生长、繁殖,故若将封闭式网箱下沉至顶部距水面1米处,就可使网目很少附着生物而保持清洁畅通。但是若网箱下沉到距水面5米以下,不仅影响网箱内饵料生物繁殖,也影响到一般鱼类的新陈代谢、生活习性及索饵。因此,采用此法时应权衡利弊,综合考虑。
  (3)暴晒法
  网箱形状以圆桶形为宜。若将水下部位定期转到水面以上让日光暴晒,便可抑制水生生物繁殖生长,从而大大减少网箱附着物。
  (4)药物清洗法
  把箱体网片各个部分轮流露出水面,用石灰水或0.7~1毫克/升的硫酸铜溶液泼洒于网片上,对杀灭丝状藻类有较好效果。
  (5)生物清污法
  在网箱中适当搭配饲养杂食性鱼类或刮食性鱼类,它们会摄食网箱壁上的附着生物,既可减轻附着的严重程度,又可提高网箱生产力。

编辑:黄倩 访问人次:3699 关键字:网箱养鱼,日常管理,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