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钱江晚报资讯: 王老板20年前开始创业,从小包工头到后来成立建筑公司,企业越做越大。2年前,当房地产还热乎的时候,他想到了改行,因为子女都长大了,但儿子对他这一行并不感兴趣。王老板也觉得自己再有钱,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个大包工头,于是想转行做点其他产业。
在一次聚会上,同桌的一位银行人士说起刚贷款给了一家做水产品深加工的企业,王老板突然觉得做水产品加工前景不错,现在的人越来越有钱,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自己老家就在海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跟银行关系也不错,资源人脉都还可以。于是注册了一家新的公司,并专门花钱请人想了一个不错的名字,注册了品牌。
一手投资建厂房,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一手决定以专卖店形式,推广自己的加工产品。2007年,企业发展不错,直营专卖店在全省开了十几家,销售也不错。2008年,王老板打算加大投入,向银行多融点资金,尽快抢占市场,因为在进入这个行业后,发现竞争对手不少,而且大部分竞争对手因为一直从事水产品行业,产品资源更加丰富,价格上也更有优势。
正想着2008年好好打一场快速战,把品牌迅速做响,无奈经济突然下滑,银行开始惜贷,资金一下子紧张起来。王老板赶紧亏本关了一些店面,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最近他又犯愁了,同行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大家的品牌意识都很浓厚,但他却苦于没资金扩大发展,只能慢慢维持生命。“一直做建筑,对品牌经营说实话不是太懂,原来思路还挺清晰的,开店,投广告,迅速做大。但在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这个方向肯定走不通了,想请创业指导师给点建议,怎样才能让自己在红海里杀出一条生路。”王老板无奈地说。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