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耗资千万港元的香港海水淡化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位于屯门的海水淡化实验厂经过近一年测试,已成功生产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可直接饮用水。不过,香港水务署表示,海水淡化的成本过高,尚无法取代目前广东输港的东江水。
香港的海水淡化试验设施建在屯门的海水抽水站内,约有两个集装箱大小。试验包括:过滤海水,然后对已过滤的海水加压,通过特制的薄膜将淡水挤出,并将含高浓度盐分的海水排入大海。该设施从去年11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运行试验,目前能日产240立方米淡水,每立方米经过淡化的海水成本高于7港元,比现广东东江输港的饮用水贵了近一倍。这些淡水目前部分用作浇花。
据规划,明年初试验设施将移至鸭脷洲,同样测试一年。特区政府会参考测试数据,决定未来大型海水淡化厂的选址和应用。
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应用,尤其是中东国家,新加坡也兴建了海水淡化厂,供水量占整体供水量的10%。
特区政府水务署助理署长吴孟冬指出,香港水资源不足,70%要依靠内地供应的东江水,而去年全港耗水量高达9.55亿立方米。他说,随着近年珠三角不断发展,对东江水需求亦日增,加上近年天旱,降雨量减少,有必要发展新水源。
吴孟冬同时也表示,由于30年内香港的饮用水供应“无忧”,政府暂时不会兴建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厂。他说,由于海水淡化成本昂贵,政府倾向将来兴建的海水淡化厂年供水量约占全港供水量的5%,主要作为补充水源。
据了解,香港70年代曾发展过海水淡化技术,当时用的是蒸馏方法,成本比现在的“逆渗透技术”贵出一倍多。(新华网香港)
编辑:邓洁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