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配置设备、养殖管理水平、养殖季节、虾苗质量确定合理密度,减少如肌肉白浊病的暴发,促进对虾快速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效益。
2、合理安排放苗及养殖时间 选择气候正常,水温达25℃以上,估计放苗后20天左右,水温达28℃以上的时间放苗。适合的养殖时间,则可避开桃拉病毒病暴发的高峰期。尽量使对虾在水温28℃以上时段内养成。此水温放苗后,对虾活力强,可捕食水中天然饵料,机体抵抗力强,开始投料时即可进入高速生长期,此时桃拉病毒活力低,对对虾的危害小,减少了养殖药物成本支出,提高养殖成功率。
3、加强pH值的管理 对虾养殖过程中,pH值过高(大于9.0),过低(小于7.8)或日变化幅度过大(大于1)都会对对虾产生极大的危害。pH值过低时,生长慢,壳薄且软,pH值正常时没有毒性的重金属此时毒性增大,极易诱发对虾黄鳃病;pH值过高时,亚硝酸盐毒性增大,对虾难脱壳,生长缓慢,易诱发硬壳红体病、甲壳溃疡和肌肉白浊“偷死”症。pH值变化过大时则容易引起鳃肿、尾扇溃烂、肠炎、黑鳃等疾病。事实上,近年来pH值过低或日变化幅度过大的现象在对虾养殖池塘已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养殖业者缺乏对市售水质改良剂的正确认识和池塘生态环境变化的了解,只注重水色和浅表水质的好坏,忽视了水质改良剂负面反应所致。比如,大量使用劣质EM菌液、乳酸菌、葡萄糖、有机酸、氨基酸解毒剂,减少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的用量,水色好了,亚硝酸盐危害减少了,但pH值过低,日变化幅度过大,对虾生长的环境已不适合对虾了,壳薄、软、生长慢,饲料系数升高,成本增加,效益降低了。有人天天守在塘边泼石灰,pH值仍无法升高,天天撒小苏打,pH值日变化值仍没有变小,为什么呢?因为池塘生态环境已被人为破坏了。
4、选好虾苗 目前已知由苗种带到养成期暴发的疾病有:空肠空胃病(放苗后发现体色正常、空肠空胃的虾苗浮游于水面,密度逐渐降低,虾苗成活率很低),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感染该病毒的虾苗生长缓慢,身体畸形,大额角弯曲或短小,养成收获时“虾脚”占的比例大于2成)。白斑病毒病和桃拉病毒病(软壳红体病)。因此,严格选择、购买在当地自育的优质健康虾苗放养是减少疾病暴发的基本保障。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病害防治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