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一、养殖业发展为流通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2004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7.7万吨,其中养殖产量4.8万吨,占总产量的62%,名优特水产品产量1.5万吨,占总产量的19.7%。在养殖的水产品中,名优品种产量4000多吨。河蟹养殖面积30多万亩,生产河蟹400多吨,大银鱼移植增殖面积曾达到80万亩,产量变动幅度在200--700吨。另有虾类50多吨,螺旋藻、盐藻150吨,卤虫卵95吨。
内蒙古养殖业的优势在于无污染的天然水域,近年来经有关部门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65个,覆盖面积437万亩,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91个。通过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养殖企业提高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许多企业和养殖行业协会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商标,如达旗的“大树湾黄河鲤”、准格尔旗的“巨合滩黄河鲤鱼”、兴安盟翰嘎力水库的“银舰”牌大银鱼等,这些产品都产自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另外达里诺尔有2个产品、岱海有4个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兰太公司生产的盐藻、达赉湖渔业集团生产的鱼罐头制品、香脆虾等7个产品获绿色产品认证,极大地提高了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水产品流通和加工落后制约养殖业发展
1、消费不足制约养殖发展:
限于当地居民饮食习惯和收入水平,对粮食、肉类、奶类消费较多而对水产品消费较少,水产品消费市场容量较小。2004年全区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3.24公斤,当年消费量为城市人均4.03公斤,农村大约1.61公斤,相当于国内1978年水平。当年消费总量为6.39万吨,比当年产量还要低。2003年人均消费4.95公斤,总消费量7.18万吨,接近于当年产量。2004年消费减少的主要因素是水产品价格上升了。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食物发展战略》预测,2000年人均占有量3.5公斤、人均消费量3.5公斤,这个预测和实际水平非常接近,但是总消费量却比较低。水产品消费增长缓慢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2、流通不畅制约消费增长:
消费需求不足除了受饮食习惯和收入水平制约外,流通不畅也是重要的因素。有关资料指出:“流通企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水平不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在我区专门从事水产品流通的企业不仅规模偏小,而且数量很少;大中渔场、养殖个体户还处于重养殖轻营销的经营模式中,近年刚刚兴起的养殖行业协会和兼营的流通企业在产品质量、市场信息、信誉和服务方面还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沿海地区都有专门的流通行业组织和加工行业组织,该区则基本没有。
虽然自治区内水产品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可以平衡,但是在地区间、季节间和产品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江、湖、河、池和水库周边消费水平较高,山区、牧区、偏远区消费水平很低,这主要是由于水产品流通不畅造成的:信息闭塞、运输成本高、销售半径短;夏季和秋季供应充足产品销售难制约养殖生产,冬季和春季供应不足产品价格过高制约消费增长。产品结构性短缺更是普遍存在。淡季短缺、区域性短缺、某些产品短缺和旺季过剩、区域性过剩、某些产品过剩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逐步培养水产品市场,促进流通,发展加工将是我们长期的任务。
目前,水产品主产区已经成立一批养殖行业协会,他们的主要功能就是组织流通,从鱼种调运、饲料采购到产品销售。以旗县市的协会为基础,从养殖协会发展到流通协会,通过协会协调企业、政府、养殖个体户的关系,连接物质供应、养殖生产、加工、销售,扶持和壮大流通企业,培育以流通为龙头带动养殖的企业,促进渔业的产业化。
3、加工业落后制约流通和消费
发展水产品加工业一是可以解决储藏、运输、保质问题,二是可以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促进水产品养殖、流通和消费,可以认为是发展水产业的关键环节。在渔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优先研究和重视水产品加工业。
到2004年底,全区有各种类型的水产加工企业6家,有水产冷库18座,冻结能力263吨/日、冷藏能力749吨/次、制冰能力57吨/日。水产加工品产量为482吨,其中:冷冻水产品874吨、罐制品320吨,藻类150吨、卤虫卵95吨、饲料5334吨。水产品加工产值只占全区渔业总产值的1%,按照产业化的标准,显然是太少了。水产品加工种类主要包括冷冻保鲜、“三去鱼”(去鳃、鳞、内脏)、鱼罐头、熏烤水产品和鱼虾干制品。
主要的加工企业有呼伦湖罐头食品有限公司、赤峰市达里湖水产加工企业、鄂尔多斯市螺旋藻生产加工企业、阿拉善盟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盐藻加工业等。
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一是企业体制改革滞后,人员多,费用大,成本高、效益低,企业没有活力。由此带来管理不到位、企业负担重等问题;二是有些企业设备老化、包装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而生产成本高,产品没有竞争力,企业既没有足够的积累投入设备更新改造,也缺乏扩大生产的流动资金;三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企业自我创新能力差,新产品开发慢,产品升级换代周期长;四是市场营销力量薄弱,销售渠道不畅,没有完全摆脱坐商意识。
三、发展水产品流通和加工业的对策
1、积极推进国有流通企业和加工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活力,提高盈利能力;支持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流通和加工;积极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和加工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2、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流通企业,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加强行业指导,把水产品流通和加工业发展列入自治区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积极扶持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水产品包装、贮藏、运输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五年之内创立5--10个水产品名牌,以具有我区特色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推向市场。建立规范的水产品集散地、水产品批发市场、零售网络和营销组织。
4、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发展鱼糜制品、烤制品、干制品、罐头等生产;发展藻类、卤虫等盐碱水域生物的加工新产品。
5、流通和加工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也做了规划:指导和支持渔业生产、流通企业更新捕捞和运输工具,扩展水产品加工广度和深度,提高包装档次;规划农产品综合市场、水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名牌(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的专销店、专柜等;扶持现有的加工企业,引进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的鱼糜制品、烤制品、保健品等产品的生产设备。
6、流通和加工企业的发展目标:要不断开发和研制试销对路产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大力开发名优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有机产品品牌,改进包装,拓宽销售渠道,建立销售网络,及时反馈销售信息,加强售后服务,扩大销售份额,把握产品卖点,扩大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产品竞争力。
南方渔网编辑:寒星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