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因与病原的研究
内容摘要:该项成果围绕养殖栉孔扇贝的大规模死亡现象,从全方位角度切入,在病原学、病理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等方面对导致大规模死亡的病因与病原进行综合分析和系统研究。旨在揭示病原感染与宿主发生死亡的对应关系,逐一排查掉各种非直接致病因子,为聚焦真正的病因与病原提供有力的证据。自2000年起在栉孔扇贝主要养殖海区对导致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各种可能诱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因与病原排查以及病理学检验,人工感染试验及多种方式的重复验证,确定迄今未报导的一种球形病毒是导致扇贝暴发性死亡的直接病原,并将"大规模死亡症"定名"急性病毒性坏死症(Acute Viral Necrobiotic Disease; AVND)"。建立了病毒病原(AVNV)多种免疫检测技术(ELISA、IFA)。
在国内首次明确证实了引起栉孔扇贝养殖期大规模死亡的直接病原为一种前所未知的球形病毒,澄清了目前对扇贝大规模死亡病因与病原认知上的混乱状态;率先完成了对该病毒的多抗的制备及多种免疫诊断技术的建立。该成果不仅丰富了贝类病害学研究的内容,同时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将具有十分显著的价值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其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和制定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奠定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也将为同类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模版与示范。
2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
内容摘要: 该项成果研制了WSSV检测试剂盒系列产品,包括“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I型)”的18´1、4´3、156´1等规格,“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II型)”和“WSSV核酸探针定量检测试剂盒”等。灵敏度达10-50pgWSSV DNA,与正常对虾组织及其它病毒无交叉反应。I型试剂盒仅需少量常规设备,在24小时完成操作,II型试剂盒摆脱设备需求,在国内外首次实现探针杂交技术现场应用能力。上述试剂盒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可应用于基层养殖单位的商品化对虾病原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的研制为我国进行对虾暴发性流行病预防与控制、病情月报、国内和进出口检疫、以及对虾病毒研究等提供了一项重要技术。
3对虾病毒暴发性流行病防治技术研究
内容摘要:该项成果按国际病毒分类的主要指标,率先在国内外系统深入对流行病的病原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曾命名为HHNB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WSSV形态为椭圆杆状,具双层囊膜,核酸特性为dsDNA.研究表明WSSV一直是我国对虾病毒性流行病暴发以来的主要病原。
建立了WSSV在对虾体外培养技术。建立克氏原螯虾WSSV感染模型。
明确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的病理特征、致病机制。
研究完成了对虾病毒WSSV的单克隆抗体、核酸探针、PCR、核酸探针-PCR等多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T-E现场诊断技术。
明确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症和流行特点。明确对虾WSSV的传播途径及致病机制,对虾主要以摄食方式,摄食携带WSSV的生物饵料被传染,也存在生殖过程中由于亲体携带病毒而产生的获得性垂直传播。
携带病毒后的对虾发生流行病的主要生态条件有,低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态氮过高。盐度急剧变化。细菌等其它病原的合并感染等。观察到对虾免疫指标与WSSV感染的相关性。
筛选出一种可提高对虾抗病毒的药物—庆康灵6号,开发出一种以 A3α肽聚糖为主要原料的增强对虾免疫力的药物。
提出了“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技术规范”。该规范实用,先进,可以有效预防对虾病毒病的流行。
4对虾病原菌快速检测和种类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
内容摘要: 本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细菌性病原,特别是弧菌病病原的诊断。由于弧菌是引起对虾病害的主要病原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将指导生产有效的防止病海的发生,减少对虾生产中的经济损失。细菌的16SrRNA序列一方面具有保守性,多种细菌都有共同的序列,依据这种特性,可设计合成多种细菌的共用PCR引物或针对所有细菌的通用引物。同时该序列又有变异性,变异的碱基构成菌种或菌株的标记序列,根据这种标记序列,可设计出特异的PCR引物。为增加鉴别能力,引物扩增区间的碱基变异可用限制性内切酶鉴别,由于切割位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酶切图谱,借此达到鉴别细菌的目的。研究中从128种内切酶中筛选出酶切位点丰富鉴别力强的AluⅠ内切酶,建立了对虾病原弧菌的PCR-RFLPs快速鉴别技术,构建RFLPs标准图谱,实现了中国对虾病原菌的快速鉴别。
5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药物效果对比筛选试验
内容摘要: 本项目在规范的试验条件下,由政府出面组织全国主要渔用药物进行对比筛选试验,推荐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供养殖生产使用,对于保护优质渔药产品、打击假冒伪劣、促进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药物效果对比筛选试验项目在我国是首次进行。通过对参试的44种渔用药物的药理、毒理、理化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病害防治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反应了药物的实际效果。对比筛选结果由农业部渔业局向社会公布,有力地促进了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的进行,加强了渔用药物的行业管理,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提出的“渔用药物检验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今后渔用药物的标准化和行业管理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6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残留的研究
内容摘要:该项成果建立和改进了6种水产常用抗菌药物氯霉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呋喃唑酮、恶喹酸在海水养殖鱼类牙鲆、鲈鱼、黑鲷体内残留的检测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诺氟沙星的回收率提高了10%-20%,恶喹酸的回收率提高了20%以上,并使检测限提高了1个数量级。揭示了这几种药物在三种鱼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建立了房室模型,拟合了时间-浓度曲线,得出吸收速率常数、达峰时间、峰值浓度、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等相关参数;总结出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的数学表达式,首次发现鳃是药物积蓄的主要组织器官之一。完成了6种药物在3种养殖鱼类体内的残留研究,拟合出药物在体内的消除方程及参数,包括消除速率常数和消除半衰期等,得出药物残留消除规律,提出了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和休药期。提出的药物安全使用规范,通过在山东等地的推广应用,达到了鱼类健康养殖的安全生产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